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16、建立劳动争议处理“绿色通道”。各级劳动仲裁机构要密切保持与企业、信访部门的信息沟通,关注企业重大经营变化,及时掌握重大、集体劳动争议的动态,将重大、集体劳动争议尽可能地化解在争议初期。建立劳动争议处理的绿色通道,改革庭审方式,简化办案程序,降低仲裁成本,提高仲裁效率,做到“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各司法、行政部门要加强配合,坚决打击劳务诈骗活动和非法劳务中介组织,切实维护企业和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四、强化生产要素保障

  17、保障工业用电的正常供应。各级电力部门要协调做好电网“卡脖子”地区的负荷转移工作,引导企业移峰填谷,提高电网负荷率。在用电高峰期应确保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用电需求。要建立定期走访企业制度,了解企业个性化用电需求。电力部门制定、实施设备检修停电计划时,应充分考虑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并在停电前三天告知有关企业,出现事故停电和故障停电时,接到报告后,应在一小时内赶到现场抢修。各级水利、电力部门要协调做好小水电站生产运营和电量上网等工作。

  18、稳定成品油市场供应。由市商贸办协调中石化南平分公司、中石油南平分公司联合建立成品油供应协调机制,掌控成品油市场供需和价格变化等情况,协调做好成品油市场供应。各级经贸(商贸)部门要建立辖区重点工业企业、重点工业项目油料消耗档案,预测企业用油需求,确保重点企业生产、重点项目建设的成品油供应。各级经贸、物价、工商等部门要加强对成品油经销商和加油站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油价等不法行为,确保成品油市场稳定。

  19、确保企业正常用水。各级建设(城建)部门要指导各地供水部门优化对中小工业企业的服务措施,切实提高服务效率。供水部门实施计划停水,应提前两天通知有关企业,并明确告知停水时间。因突发性事故造成停水的,供水部门应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赶到事故现场抢修。自来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工业企业申请用水的,供水部门应在接到企业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完成勘察、设计、安装,交付使用。

  20、加强运输综合服务。各级经贸、交通部门应加强协调,掌握大宗商品运输流量和企业的运输需求,合理安排运力。对市外调入的成品油、煤炭以及保质期限较短的原材料和产品,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优先保障运输。对我市工业企业运输生产资料和产品的车辆出现不慎违章的,各级交警部门应以批评教育为主,一般不作处罚;确需处理的,应考虑企业生产经营对时间连续性的要求。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