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24.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加强专利受理、审查机构和版权登记机构建设,满足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加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能力建设,构建集成专利、商标、版权、标准、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信息的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鼓励社会资金投资知识产权信息化建设,开发满足行业和企业需求的专业信息数据库,为企业自主创新、产品出口、技术引进、应对纠纷等提供服务。
25.发展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支持知识产权代理、交易、咨询、评估、法律服务等服务机构发展。推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经营方式和管理制度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完善服务功能,培育服务品牌,开展专业化、特色化经营。扶持经济薄弱地区专利等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发展。规范知识产权服务执业行为,取缔非法代理,发挥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在知识产权运用和管理中的保障促进作用。引导和扶持企业知识产权联盟、行业协会、知识产权社团开展知识产权服务。
26.推进知识产权市场建设。充分发挥技术市场作用,开展面向国内外的知识产权交易活动。积极运用现代网络技术,重点建设省市联动、覆盖全省、面向国内外的知识产权展示交易平台,推进知识产权交易信息集成和交易服务集成。加快资源整合,建设网上交易与现场交易相结合的知识产权贸易市场,吸引国内外知识产权成果向我省转移。加强知识产权市场与金融市场、产权市场的衔接,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
(六)加快区域知识产权发展
27.抓好知识产权区域试点示范工作。以县(市、区)、高新技术园区、经济开发区为主体,实施知识产权区域试点示范推进计划。支持省辖市和各类园区争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示范园区,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参与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培育工程。推进试点示范区域全面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成为自主知识产权产出密集区、转化集聚区、管理与保护示范区。
28.促进知识产权区域协调发展。针对不同地区发展特点,加强分类指导,重点提高经济薄弱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能力。以掌握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为目标,进一步提升苏南地区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在全省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以赶超全国先进水平为目标,加快苏中地区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促进产业升级的能力建设,在优势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上取得突破。以追赶先进地区为目标,重点提升苏北地区承接知识产权转移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促进经济跨越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