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南通市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等8项实施方案的通知


  2.市直部门和单位其他干部培训工作也要参照上述原则,加强对参训学员科学素质的培训。(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和单位。)

  3.以树立科学发展观为重点,协调有关单位联合举办面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普知识讲座和高端科普报告会,编辑出版相关出版物,并将“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应用”等内容纳入南通市干部在线学习课件开发体系,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介绍现代科技知识及发展趋势,帮助其强化科学思想、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科技局、市科协、市社科联。)

  (四)动员和组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参与各类科普活动。

  动员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积极参与全国科普日等科普活动,带头了解科学、宣传科学、运用科学,不断增强其抵制各种伪科学、反科学思潮的知识和能力,切实为公众树立榜样。(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科协。)

  (五)在选拔录用、综合评价工作中体现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要求。

  在全市公务员公开招录和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工作中,适当增加对测试对象科学素养的考评内容;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的情况列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

  (六)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提高科学素质营造良好氛围。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南通日报》、南通电视台和“南通热线”网站等媒体资源,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宣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推出一批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并取得显著成绩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典型,大力宣传,适当时候进行表彰。(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

  三、组织协调

  (一)明确负责单位和负责干部。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要主动牵头,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市科协等单位要积极配合。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明确一名班子成员具体负责,协调日常工作。

  (二)坚持分工负责制。牵头单位履行整体规划、协调服务、督促检查等职能,协助单位按照分工切实抓好方案的组织实施,市委组织部要加强督促指导。

  (三)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之间要加强联系,互通信息。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交流情况、研究工作,推进各项任务落实。

南通市中小学校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和《省政府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2007~2010~2020年)的通知》(苏政发〔2007〕109号),依据《江苏省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实施方案》和《市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意见的通知》(通政发〔2007〕63号)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十一五”期间,按照全面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和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要求,进一步推进科学课程改革,提高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资源和基础条件建设,保障科学教育改革的基本条件,加强中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其素质和能力,使全市科学教育与培训的基础得到明显加强,为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提供强力支撑。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加强中小学生科普基地建设。

  1.加快现有科普基地设施建设。青少年宫、科技馆和其它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设计算机室、机器人工作室等科普类设施。各级图书馆、文化馆配备适合中小学阅读的科普类图书及报刊杂志。(教育局、财政局、团市委、科技局、科协、文化局、广电局)

  2.加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积极创造条件申报、创建一批省内有影响的科普教育基地。建立中小学与科普教育基地联系制度,开展好科普活动。(教育局、科技局、科协、团市委)

  3.整合优化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校外科技场馆及其它校外机构的科普教育资源,为中小学开展科普教育和实施新科学课程提供支持和服务。(科技局、教育局、科协)

  (二)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科学教育课程教师培养。积极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的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根据实施科学教育课程的需要,配足配齐中小学科学类课程教师。(教育局、人事局)

  2.强化科学教育课程教师培训。将中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教师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培训整体规划,培训一批中小学科学课程骨干教师。(教育局、科技局、科协、人事局)

  (三)加强科学教育辅导员与志愿者队伍建设。

  1.加快建立中小学专兼职科技辅导员队伍。充分发挥各级科协、各类各级学会特别是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作用,积极组织广大在职和离退休科技工作者担任中小学科技辅导员。“十一五”期间,全市所有中小学应配齐专兼职科技辅导员,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对农村中小学科技辅导员培训。(科协、教育局)

  2.加强科学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团组织和学生会的作用,积极组织大学生担任中小学科学教育志愿者。(团市委、教育局)

  (四)加强中小学校科学教育设施建设。

  1.建立科学实验室。大力实施中小学四项配套建设工程,力争3年内所有中小学都建有合格科学实验室;义务教育阶段有条件的学校建有科学工作室;省三星级以上高中都要创造条件建立技术实验室,确保技术课程的开设。(教育局、财政局)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