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目标任务
(一)加大各类媒体的科技传播力度。各级党报要加强科普宣传,加大科普内容的宣传报道密度,并结合实际开辟有关专栏;《江海晚报》、《南通广播电视报》加大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报道力度,开辟科技专栏和版面,引导广大公民提倡科学生活,弘扬科学精神。市内各级电台、电视台要做好科普报道和科普节目的播出。
(二)发挥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的科技传播功能。南通门户网站,要努力增加科技宣传内容和板块;培育、扶持一些对网民有较强吸引力的品牌科普网站和虚拟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
(三)打造科技传播媒体品牌。提高科技专栏制作传播质量,大力推广一批科普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
三、工作措施
(一)鼓励、支持广播电视科技栏目、报刊科技专栏专题提高质量,精心培育品牌栏目,努力打造媒体精品。择优扶持有特色、覆盖率高的科普网站。
(二)落实有关优惠政策,积极培育市场,建立有效的科普读物资助出版、发行、推广渠道;加强网点建设,大力扶持科普出版物在基层和农村地区的发行工作,加强农村、社区、学校和企业的文化阵地建设,推动科普文化产业发展。
(三)建立与市场、公众需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引进现代营销模式与先进编创技术,注重市场调研,提高播出和编辑出版质量。
(四)加强对突发事件科普宣传的组织指导,提高各类媒体对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紧密结合媒体实际,及时向公众进行科普宣传,指导公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应对突发事件。
(五)研究开发网络科普的新技术和新形式。开辟网络科普新途径,开发推广内容健康、形式活泼的科普教育软件。
四、责任分工
根据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实施工作由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局牵头,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农业局、市文化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市社科联为责任单位。各单位工作职责如下:
(一)市委宣传部:协调指导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实施中的重大问题。
(二)市广电局:指导市县两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充分发挥广播电视主流传播媒体方便快捷、覆盖面广的优势,加大科技传播节目含量,在新闻节目中及时准确报道科技动态,通过专题节目详尽深入挖掘科技主题,展现科技进步,普及科学知识,培育科学精神。
(三)市教育局:探索在中小学课堂教学和素质教育中充实科技、科普内涵的途径。
(四)市科技局:在组织开展“科技活动周”、“科技下乡”等科技科普活动中推动各类媒体发挥作用;加强对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成果的宣传,扩大科技传播内容范围;丰富、拓展科技宣传教育的渠道和平台。积极支持大众媒体加强对科技成果的宣传,扩大科技传播范围。
(五)市农业局:加快农业信息中心网络建设,推动广播、电视、报刊有关农业、林业科技信息资源的制作和传播,加大“三农”科技报道力度,广泛开展科学普及宣传;运用专题、专栏、专版和图书加大科技传播力度,指导做好服务“三农”科普图书、音像出版工作。
(六)市文化局:继续组织开展送科普、送电影、送戏下乡“三送工程”活动,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力度;加强博物馆、图书馆的网络建设,创造条件开设相关科普栏目,扩大网站的影响;鼓励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加强与农村各远程教育网络的结合,积极推广普及科学知识;加大对宣扬邪教、迷信等伪科学的非法出版物的打击力度。
(七)市总工会:指导各级工会将科学思想、方法和技术融入技术改造创新、技术竞赛等活动中,提高职工科学素养。
(八)团市委:指导各级团组织充分利用科普图书、音像和电子出版物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九)市妇联:推动网上家长学校采取多种方式开展科普宣传和科技服务,并通过“美德在农家”、“绿色生活在我家” “绿色家庭”、“节约环保家庭”等和谐家庭创建活动,以及“双合格”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社会妈妈”贫困特殊儿童群体关爱活动,倡导科学生活方式,提高母亲的科学素质和未成年人科学素质。
(十)市科协:联合各类媒体围绕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年度主题和“科普宣传周(日)”等大型科普活动主题开展专题科普活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优秀科普宣传专题、专栏和新闻稿件的评比表彰,支持办好各类科普宣传栏目,推动网络科普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研究建立科普宣传应急机制等。
(十一)市社科联:研究和完善人文社会科学普及传播机制,推动全市社科普及队伍和基地建设,加强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推广;联合媒体创办人文讲座等人文普及类节目或栏目,配合市委宣传部精心打造“江海大讲坛”等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增强“社科宣传周”等大型科普活动的全市联动,弘扬人文精神、促进文化传播。
五、工作要求
(一)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涉及范围广、工作量大、任务艰巨,各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落实人员和经费,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各相关部门要经常开展交流,及时反馈和沟通实施工作进展情况,相互积极配合,协调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