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环境改善计划
以生态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集中开展空气、饮用水源、噪声污染及市容市貌等专项治理活动,进一步做好城市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作,打造高尚和谐的城市生活环境。
82.全年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340天以上,优良率93%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70%以上。
83.完成石头口门水源地库区内1000公顷围堤和土地平整及芦苇栽植工程;实施库区内人口迁移和房屋拆迁、划界立标、垃圾处理工程。
84.绿化长吉高速公路出口、东一匡街等街路15条,新增卫星路亚泰大街轻轨站等绿地59块;完成机场路风景林主体工程建设。
85.建成并开放友谊公园、裕华园公园,完成伊通河境静园的土方工程、园路铺装、园林建筑及小品建设工程。
86.建立市容保洁长效机制,继续开展城市环境卫生清洁行动,进一步提高市容环卫水平,保证背街小巷、居民区达到次要街路的清扫保洁标准,巩固国家卫生城创建成果。
87.以散旧居民楼为重点,以城区、开发区为主体,采取街道、社区组织和居民自治相结合的方式,实施楼道净化工程,对楼道内粘贴涂抹的广告、杂物等进行集中清理整治;采取各城区季度自检维护和全市不定期抽检的方式,做好楼道亮化的后期维护管理工作。
88.整治饮食服务业油烟污染、噪声扰民;对小汽修店、小理发店、小饭店和小物流企业门前违规占道、卫生污染问题进行专项整治;逐步实现户外烧烤“退路进室”;集中开展全市性“除四害”行动。
89.实行养犬登记、审验和检疫、免疫制度,集中开展非法养犬专项整治行动,对违规饲养大型犬、无证犬,携犬进入公共场所,破坏市容环境卫生等行为进行重点整治;取缔国贸中心、人防商场附近的宠物非法交易。
90.严格广告的审查和管理,集中整顿报纸、广播、电视(包括公交车载电视)等媒体发布的涉及生殖健康、性病治疗等不良广告内容;有效整治非法广告,清除城市“牛皮癣”。
主要责任部门: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公安局、园林绿化局、水利局、林业局、卫生局、环境保护局、广播电视局、新闻出版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伊通河管理委员会、各城区、开发区。
十、便民利民计划
完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整合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健全消费者申诉受理机制,着力解决水、电、气、热等重点问题,全面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
91.推进“村村通”工程建设,新改建乡村公路500公里,维修、改造农村危桥20座。
92.延长公交线路5条,延长公交车和轻轨运营时间,新建公交候车亭100座,统一规范市区主干道公交线路同一站点名称;将儿童免费乘坐公交车身高标准由1.1米提高到1.2米;新开辟公路客运线路18条,改造乡镇客运站2个。
93.进一步科学渠化大型路口、实施部分街路单向通行,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市内校园周边实施“交通安全精细化管理服务计划”,在部分有条件的中小学校门前人行横道上安装触摸式信号灯,在交通紧张路口及路段增加信号灯1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