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
覆膜保墒集雨补灌旱作节水农业建设规划提要(2008年-2012年)的通知
(宁政办发[2009]10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
《宁夏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覆膜保墒集雨补灌旱作节水农业建设规划(2008-2012年)》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 1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将规划提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大力发展覆膜保墒集雨补灌旱作节水农业,是建设“三个百万亩”高效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抗旱减灾能力的有效载体和抓手,也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各有关市、县(区)和自治区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按照自治区制定的总体规划,抓紧研究制定本地、本部门的具体实施方案,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强力推进,确保实现既定的目标任务。
二〇〇九年一月七日
宁夏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覆膜保墒集雨补灌旱作
节水农业建设规划提要(2008年-2012年)
解决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是实现我区跨越式发展的重中之重,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极为紧迫的民生工程。去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立足区情,审时度势,着眼于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优势转换,变被动抗旱为主动调整,作出了建设“三个百万亩”高效农业(即100万亩温棚类设施农业、100万亩扬黄高效节水农业、100万亩集雨补灌旱作节水农业)的重大决策。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特制定《宁夏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覆膜保墒集雨补灌旱作节水农业建设规划(2008年-2012年)》。
一、加快发展覆膜保墒集雨补灌旱作节水农业的重大意义
宁夏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涉及3市12县(区),现有耕地1275万亩,其中旱耕地982.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6.4%。该区域年降雨量200毫米-640毫米,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蒸发量1221.9毫米-2086.9毫米,是降雨量的3倍-10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20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属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十年九旱”甚至“十年十旱”是该区域气候的最基本特征,也是制约发展的瓶颈。建国以来的58年间,干旱年数达48年,干旱发生频率高达82.5%。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干旱明显加剧,强度逐年加重,200毫米降雨线向南推进了约80公里,已成为我国发生干旱危害最频繁、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特别是2004年以来连续5年特大干旱,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对群众生活构成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