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要建设内容
(一)覆膜保墒。2008年-2012年,在规划区每年推广地膜覆盖保墒100万亩。以秋季覆膜技术为主、早春覆膜和全膜覆盖技术为补充。
(二)集雨补灌工程。
--蓄水窖建设。在规划区5年累计建设蓄水窖13.4万眼,其中:在盐池县新建50 立方米蓄水窖1.1万眼、同心县0.5万眼、海原县2.5万眼、中宁县0.2万眼、原州区1.2万眼、西吉县2.4万眼、彭阳县1.5万眼、隆德县1万眼;在红寺堡开发区新建扬黄周转水窖2万眼;维修改造旧水窖1万眼,其中海原县0.5万眼、彭阳县0.5万眼。
--集雨场建设。按照“1窖配1场”的设计原则,在规划区5年累计新建砼集雨场11.4万个,总硬化集水面积达到2124 万平方米,其中:在沿麻黄山-青龙山-罗山南麓-王团-关桥-甘盐池300毫米降雨线两侧新建270 平方米集雨场4.7万个;在沿兰宜公路400毫米降雨线的两侧新建150 平方米集雨场5.7万个;为维修改造好的旧水窖配套新建150 平方米集雨场1万个。
--土圆井建设。在规划区隆德县地下浅层水丰富的地区打土圆井2000眼,供水能力达到120万立方米,满足1万亩设施大中拱棚补灌。同时,开发利用现有的305处塘坝库池水源。
(三)配套设备。
--补灌设备。按照“1窖(井)1场配1泵1枪”的设计原则,配套水泵12.7万台、注水枪12.5万支、移动补灌设备1820套、膜下滴灌设备2.1万套、重力滴灌设备3000套。利用补灌设备,通过输水管把蓄水窖、土圆井中的水输送到作物根际周围。
--覆膜机具。为确保每年100万亩地膜覆盖保墒规划任务完成,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解决劳力不足问题,按照一个覆膜季节10天,每台畜力覆膜机每天覆5亩、机械动力全膜覆膜机每天覆30亩,总计配套购置覆膜机具17750套,其中:畜力覆膜机17000台、全膜覆膜机750台。
(四)特色和设施农业建设。每年完成100万亩特色优势作物种植,其中:马铃薯50万亩(枣瓜间作5万亩)、瓜菜20万亩、地膜玉米25万亩、向日葵5万亩。其中,在规划区井窖塘坝库等周边有充足补灌水源的地区,建设大中拱棚4万亩,其中:盐池县0.25万亩,海原县0.06万亩,红寺堡开发区2万亩,中宁县0.25万亩,西吉县0.24万亩,隆德县1万亩,彭阳县0.2万亩。配套建设沼气池6500座。采取膜下滴灌、移动补灌、重力滴灌等旱作节水技术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
四、建设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