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探索建立与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基于模块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新课程实施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形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妥善安排好原有班级编排与教学班并行的新型教学组织活动,探讨适应新课程实验要求的对学生的管理形式。
探索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提高国家课程的执行能力以及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与管理能力。
探索建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发展性评价制度与教育质量监测机制。积极探索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改革,按照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建立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制度,建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评价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测机制。
探索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师继续教育和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针对新课程实验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重视不同学科教师的交流与研讨,形成适应新课程需要的、有利于教师专业主动发展的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课程内容和实施要求
(一)课程结构
普通高中新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3个层次构成。
学习领域:普通高中新课程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8个领域。
科目:每一学习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8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技术13个科目。其中技术是新增设的科目。
模块: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要求与建议。
(二)课程设置与实施要求
学制:普通高中学制为3年。
课程设置:普通高中新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
1、必修课程
--语文学科
语文1、语文2、语文3、语文4、语文5。
--英语学科
英语1、英语2、英语3、英语4、英语5。
--数学学科
数学1、数学2、数学3、数学4、数学5。
--思想政治学科
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
--历史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