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理安排运力,科学组织运输
由于2009年元旦和春节相隔较近,学生、民工、探亲流形成叠加,春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各运输部门要统筹安排运力,适时增加线路,提高车辆、航班密度,满足旅客出行需要。铁路部门要及时加挂列车和增开临时客车,争取安排学生和务工人员专列,减少旅客中转。公路运输管理部门要增加班车密度,在农村线路投入更多运力,鼓励增开务工人员包车,民航部门要增加旅游热点班次,增加往返机场班车,交通部门要加强与其他运输部门联系,重点做好火车站、机场、长途汽车站衔接疏运,确保旅客及时疏散。劳动保障部门要做好客流预测,为运输部门组织安排运力和制定运输方案提供依据。
运输部门在做好春运旅客运输的同时,也要做好重点企业,重点物资和生活物资的运输保障,优先承运、优先保障节日期间市场物资的供应。
四、加强协调配合,提高应对能力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在充分吸取2008年南方城市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要加强春运监测,公安、交通部门要建立保证道路通畅的应急联动机制。遇到恶劣天气等特殊情况需要实行交通管制时,要首先采取控制车速、限制车种、间断放行、车辆引导等措施,尽量不封路、少封路;必须封路的,要尽可能缩短管制距离、缩小管制区域,并及时向相邻地区通报信息,加强沿线区域联动,防止出现大面积交通阻塞现象。各运输单位和企业要增加春运期间场、站疏散通道,加强客流疏导,做好应急排险,疏散、救援等预案,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同时,要对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争取将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好春运应急运力和应急物资储备,以备急需。
五、加强市场监管,提高服务质量
春运期间,各运输部门要继续深入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各车站、机场和营业网点要努力增开售票窗口,延长售票时间,增加预售票期限,积极创造条件设立学生和务工人员专门窗口,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运输正点(正常)率,对延误班次及时发布信息。价格主管部门加强春运价格监管,严肃查处利用春运乱涨价、乱收费、乱罚款等违法行为,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
有关部门要加强行风检查,严肃处理站外拉客、宰客、甩客、站外揽客、强拉强卖等非法活动,坚决打击车匪路霸和其他各类侵害旅客权益的非法活动,建立举报和责任追究制度,维护广大旅客的核发权益,努力创造良好的运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