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


  (三)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优化区域布局,结合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和龙头企业加工需要,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建设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基地发展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土地整治、道路交通、流通设施、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基地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基地建设质量,积极开展基地农产品原产地、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建设100个具有一定规模和区域特色的优质专用粮食、优质畜禽产品、优质林产品、优势油料及果蔬等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发展“一村一品”,将推进“一村一品”纳入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逐步壮大基地规模,促进产业集聚,形成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和“专业乡镇”。

  (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认真宣传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工程”。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引导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充分发挥合作社的辐射带动和典型示范作用,建设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设立内部管理机构,制定章程,完善财务管理、利益分配、民主决策等制度,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协会等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着力增强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带动能力,支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采取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建立自愿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与农户形成紧密型经济利益共同体。力争到2010年、2015年、2020年,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覆盖农户分别达到40%、50%和60%以上。

  (五)强化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重点构建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平台,不断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积极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同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构建产学研密切结合的农业产业化科技创新体系。鼓励龙头企业建设研发中心和博士后流动站。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2020年以前,构建起我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打造30个技术创新团队,建设40个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培养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落实农业科技人才政策,稳定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建设,建立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跨区域、专业性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组织。组织实施粮食核心区建设、畜禽健康养殖及疫病防控、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力争在农业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形成以科技自主创新支撑我省农业产业升级发展的新局面。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