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阶段性总结阶段(2009年3月11日-4月10日)
做好阶段性生鲜乳整顿和农资打假工作总结,提出下一步规范管理措施;完善工作措施,逐步建立健全生鲜乳质量安全的监管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农业部门要在当地政府领导和牵头部门指导下,明确专项整治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落实在本地的具体整治任务。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细化分解,落实到单位、落实到环节、落实到个人。
(二)密切联系实际
各级农业部门既要按照整治工作的整体部署开展工作,又要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特点、产业特点、地域特点,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突出抓好重点时节、重点环节的监管工作。
(三)强化协作配合
各级农业部门要密切与相关部门的配合,形成强有力的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多部门整体联动的优势,形成合力,及时、果断、有效地解决好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整治工作顺利进行。
(四)开展监督检查
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检验检测体系,制定并组织实施监督抽查计划,对重要产品、重点单位和重点区域,加大监测频次,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各级农业技术服务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各地要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及督导检查和考核验收方案。
(五)做好宣传引导
要正面引导舆论,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坚决制止各种恶意炒作,及时、主动、准确发布相关信息,大力宣传专项整治的成效。同时认真总结专项整治积累的经验,使之制度化、规范化,为今后的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六)加强信息报送
各市农业部门要及时向我厅报送信息和定期报送阶段性工作总结。2009年1月14日前、3月12日和4月12日前分别将整治工作统计表和自查自纠、清理整顿工作阶段总结、专项整治全面总结报送我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省畜牧兽医局;农资打假一季度情况统计表于2009年4月5日前报送我厅政策与法规处。在整治过程中,遇有重大问题或突发事件应第一时间向当地政府、牵头部门和上级农业部门报告。
附件:1. 打击食用农产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统计表(略)
2. 2009年一季度农资打假统计表(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