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和生态环境建设。按计划完成小火电机组、小水泥厂关停工作,推进电力工业“上大压小”和燃煤机组脱硫工作,支持实施一批重点节能工程和新能源开发工程。重点建设废弃物安全处置中心、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厂、兴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金沙洲生活垃圾真空管道收集系统工程。推进青山绿地二期工程建设。
七、加快推进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两年内建设政府保障性住房约408万平方米,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
八、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根据供求关系调节供地规模、结构和节奏,以市场需求调节住房供应结构,稳定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制订符合广州实际的促进合理住房消费的政策。增加住房公积金对中低收入尤其是购买保障性住房群体的支持力度,住房公积金个人和家庭贷款上限分别由40万元、60万元调高到50万元和80万元。
九、加快推进教育、文化、卫生等项目建设。加大教育投入,主要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免费义务教育、农村教育、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资助、提高教师待遇等。加快推进全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市属高等院校建设、国家级示范性技工学校等职业教育项目建设。完成广州歌剧院、广州新图书馆、广州新电视塔、广州市电视台新址工程等项目建设。重点建设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广医附二院新门诊综合楼等医疗卫生设施项目。加快启动社区“五个一”工程(即每个街道建设一个提供公共服务和接受投诉的服务中心、一个小公园、一个社区活动场所、一个医疗服务机构和一个负责治安、城管等方面的视频监控中心)建设。推进人居综合环境整治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建设。
十、大力促进创业就业工作。建立岗位需求预测制度和失业预警机制,健全企业经济性裁员职工安置方案备案制度。实施就业“一户一技能计划”和创业促就业工程,加强对创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充实小额担保贷款基金。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就业(技能培训)专项基金,放宽失业保险基金使用范围。对实施农民工技能培训的单位实行专项经费补贴,建立鼓励企业招用本市农村劳动力的激励机制。
十一、研究落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政策措施。根据物价变动情况适时调整对低收入者、困难群体的生活补贴。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根据物价变动和基金收支情况调整农转居人员基本养老金。落实并完善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逐步提高农民种粮、耕地涵养、生态公益林、良种和农机购置等补贴(补偿)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