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规划》要求,以安康市为重点,到2010年全部完成改灶任务,加强对已改炉灶的保养和维护,使90%以上炉灶在5年后使用性能良好,居民正确使用率达到95%以上,中、小学生和家庭主妇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85%和70%以上。
我省已查明的燃煤型氟中毒病区涉及安康市和汉中市8县、区,病区农户37.31万户,受危害人口122.78万。2005年底前已完成改灶(炉)26.10万户,占任务户数的69.95%;2006至2007年完成改灶(炉)11.21万户,累计改灶(炉)率已达到100%,任务已经完成。2005年以前改灶(炉)平均正确使用率为90.65%,2006-2007年改灶(炉)正确使用率为98.38%。因中期考评时多数炉子尚未开始使用,农户正确使用情况无法评估。
2007年调查,中、小学生和家庭主妇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9.8%和86.3%;本次考评抽查,中、小学生和家庭主妇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100%、95%。
3.氟骨症病人治疗:《规划》要求,免费治疗氟骨症病人不少于5000例。2006年完成治疗1000例。因我国唯一一家治疗药品生产企业因故停产,导致2007年治疗工作中断。2008年在探索新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将在今后2年完成剩余治疗任务。
(二)地方性砷中毒。
1.燃煤型地方性砷中毒:《规划》要求与防氟改灶(炉)工作同步实施,到2010年,全部完成防砷改灶(炉)任务。我省燃煤型砷中毒病区与燃煤型氟中毒病区分布一致,防砷改灶(炉)工作与防氟改灶(炉)同步实施,任务已经一并完成。
2.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规划》要求,2006年,扩大饮用水砷含量筛查范围,确定病区分布和发病情况,到2010年前全部完成防砷改水任务。
我省2005-2006年已查明饮水型砷中毒病区范围为商洛市和汉中市3县8个乡镇12个村,病区人口1.31万人,确诊病人2483人。2007年汉中市已完成仅有的1个病区村的改水任务,受益人口0.11万人;商洛市的11个病区村,已经全部纳入《陕西省2008-2012年农村饮水工程规划》,并将安排在2010年底前完成。
(三)碘缺乏病。
《规划》要求,到2010年,我省107个县(市、区)全部实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免费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病人不少于20万例,有效率达到80%以上,有半数以上病人得到治愈;中、小学生和家庭主妇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
评估显示:全省2006-2008年监测,居民户平均碘盐合格率98.28%、合格碘盐食用率97.59%;本次考评抽查居民户食盐772份作定性检测,有碘率99.61%。2008年在10个设区市106个县(市、区)调查8-10岁学生22746人,加权甲肿率4.72%;本次考评抽查8-10岁学生858名,甲状腺平均肿大率4.78%,与2008年全省调查加权甲肿率基本一致。本次考评抽查568名中小学生、195名家庭主妇,防治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9.8%、96.4%。我省从省级水平评估,已实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目标;渭南、西安、咸阳、榆林4个设区市从市级水平评估已实现消除目标;70个县(市、区)以县为单位,已实现消除目标。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