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继续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和转化平台建设
在我省高等学校现有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省行业共性技术产学研研发基地的基础上,围绕海西产业发展的需要,针对目前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薄弱环节,结合高等学校自身的学科优势,合理布局,新建一批高校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积极引导我省高等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创新平台不断向更高层次升级。通过省部共建、以合作共建或设立分支机构的方式引进国家重点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的优势科技创新资源、引导大中型企业和学校共建等多种途径,努力提升我省高等学校现有创新平台的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
加快建设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使之成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主要基地。加快福州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依托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学院、闽江学院等高等学校建设以孵化为主、产业为辅的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科技园南园和以研发为主、孵化为辅的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科技园北园,使之成为福州地区高等学校自主创新、服务海西、为海西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的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主要基地。
开展对现有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的评估验收工作,加强管理,逐步完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的运作机制。通过实施高校科技创新专项,带动创新平台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形成高等学校布局较为合理、特色鲜明、核心技术突出、校企联系紧密、基本涵盖海西主要产业领域,服务主要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平台群。
五、推进高校服务海西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工程的政策措施
(一)加强对高校服务海西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工程的领导
建立高校服务海西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工程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省直有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定期研究高校服务海西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工程实施的新情况、新问题,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加强高校科技创新专项与其他部门科技计划、项目的统筹与衔接,形成共同推进高校服务海西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工程的合力。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积极支持在高等学校具备优势的学科领域设立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在基础设施建设、科研项目立项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合力推进高校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的建设与发展;积极探索建立导向清晰、科学全面的科技创新项目、科技创新成果和科技创新人才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