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文化建设工程意见的通知

  8.海西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重大专项

  生态文明作为新的社会文明形态,是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文明将跨越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开展海西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将为海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有效的实践指导。

  本专项研究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的思想和建设生态文明研究;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生态文明的本质与特征研究;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研究;生态生产力发展研究;生态文明消费观及其模式确立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合作与国际斗争研究;生态恢复与建设、环境治理与保护研究;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研究;海西生态问题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9.高校服务海西文化品牌建设专项

  品牌带动战略是推进海峡西岸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发挥品牌固有的先进性、典型性和样板性,运用品牌培育、建设和带动的原理与方法,推进海西与高校文化品牌建设,塑造弘扬科学发展精神、遵循高校内在规律、具备鲜明海西特色的高校文化品牌,可以更好地促进高校科学发展,促进高校更好地服务海西建设。

  本专项研究主要包括:品牌带动战略与高校文化品牌建设的关系研究;国内外高校文化品牌建设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海西与高校文化品牌建设理论体系研究;海西文化整体品牌体系建设研究;个体高校文化品牌建设研究;质量、服务管理与高校文化品牌建设研究;高校文化品牌传播原理与方法研究;高校特色学科专业、研究基地文化品牌建设研究;高校科研紧密服务海西战略品牌建设研究;高校国内合作和国际交流特色的领域、活动、方式、组织的品牌研究;高校对台合作文化品牌培育研究;高校优秀文化品牌推广、传递、共享和带动研究。

  (二)加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

  建设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是繁荣发展海西文化的重要举措。按照《福建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强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的管理,围绕组织架构、运作机制、科学研究、咨询服务能力建设、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等任务,对已建的30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组织检查评估,确保研究基地按照机构开放、人员流动、导向清晰、运作规范、服务高效的要求有效运行。

  针对海西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需求,以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增强服务能力为目标,遴选建设20个左右特色鲜明、能力突出、布局合理、服务高效的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点支持以省属高校为主体,吸收政府有关部门、教育部重点高校、企业和社会团体的相关资源联合创建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到2012年,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争取达到50个左右。积极创造条件提升原有基地的研究水平,并支持其申报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