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强化抗旱预案,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调度。各地要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继续修订完善抗旱预案,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统筹安排冬春季和汛前等不同时段的用水需求。要根据旱情发展变化情况,及时启动抗旱预案,保障抗旱工作有序有力有效进行。要按照预案加强现有水源的统一管理和科学调度,充分发挥有限水资源的最大效益。在摸清水量、水质、分布和工程条件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已建成的局域水网优化配置现有水源,实现丰缺互济,切实提高抗旱水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五、多措并举,加大节约用水工作力度。各地要坚持开源节流并重的原则,把节约用水作为解决干旱缺水的根本性措施,按照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部署要求,加大《山东省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的宣传实施力度,继续健全完善各行业用水标准,加强水资源的管理,促进全社会科学用水、节约用水。城市工业节水,要通过落实总量控制、定量供应、分类计价、超量加价的供水机制,限制和压缩高耗水、高污染产业,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新上项目的节水审查,严把入口关,对行业用水标准也要进行审核和规范,没有标准的要尽快制定相应标准。农业用水要杜绝大水漫灌,加快灌区节水改造和喷灌、微灌、滴灌等先进节水技术的推广,着力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
六、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形成全社会抗旱合力。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共同做好当前抗旱工作。水利部门要做实做细抗旱预案,加强旱情墒情的监测预报,密切掌握旱情的发展变化情况,加强水资源统一调度和管理;农业部门要切实强化技术指导和服务,指导农民科学抗旱浇麦,同时针对小麦苗情,因地制宜,强化田间管理,尤其要加强对病虫害防治的指导,确保增产增收;财政金融部门要及时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抗旱工作的资金投入和信贷支持;黄河河务部门要加强黄河水量调度,积极做好我省引黄指标的争取工作,为沿黄地区抗旱搞好服务;气象部门要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及时准确地提供气象信息服务,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实施人工增雨;供电和石油部门要优先保证抗旱用电和用油需求,确保抗旱急需;新闻单位要加大抗旱宣传力度,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其它有关部门也要想抗旱之所想,急抗旱之所急,积极为抗旱工作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