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任务,坚持不懈地予以推进。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加强县乡河道疏浚、灌区改造、山丘区水源工程、圩区治理、小型泵站改造工程建设,提高农田灌排标准,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加快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丘陵山区、沿海滩涂、黄河故道开发力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大力推广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加快研发新型适用农业机械,重点突破高效设施农业机械。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新形势,积极发展农机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农机作业服务。鼓励开展农机跨区作业,提高农机作业水平。
(七)加强为农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快构建以政府农业公共服务机构为主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农业科技服务,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充实县(市)级农技人员力量,力争3年内在全省建设具有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功能的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建立村级农业服务站点,确保每个村至少有一名农技员。充分发挥农业科研和教学单位、农民合作组织、农业企业的作用,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强化农业专业化服务,支持发展种子种苗服务、植保服务、农机服务等农业专业服务组织,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服务水平。强化供销服务,大力发展为农综合服务社,加快建设农资连锁经营网点,确保到2012年80%的行政村建有为农服务网点,农资经营连锁网点覆盖所有行政村。鼓励发展农业生产资料合作社、农村居民消费合作社。加强农资质量和价格监管,让农民用上放心农资。强化农村金融服务,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为“三农”服务主力军作用,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组织、资金互助组织等新型金融组织,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加快发展农业担保业务,帮助农民和农业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扩大政策性保险范围,设立设施农业及其他高效农业险种,减少种养大户和企业的风险。强化农业信息服务,大力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工程,加强江苏农业网、江苏农业商务网、江苏农业龙头企业网、江苏渔业信息网和地方特色农业网站建设,加快发展网上促销、网上交易,全面开通“12316”为农服务热线电话,及时为农民提供有效的需求信息和市场信息服务。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