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纲要(2008-2012年)的通知


  信用信息平台涉及公民信息,要严格加以规范管理,严格依法行政。

  (五)加强四大信用主体建设。

  1.加强政府信用建设。一是建立诚信政府。以建立法治、高效、廉洁的政府为目标,规范政府自身行为,树立诚信政府形象。二是建立责任政府。建立和完善约束机制和责任机制,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强化政府公共服务意识,提高政府为社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建设信守承诺、廉洁公正、务实高效的服务型机关,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三是建立透明政府。推进政务公开,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规范权力运行流程,增强行政行为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建立重大决策民意调查听证、专家咨询论证和政府会商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四是建立电子政务政府。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利用政府网站等多种途径面向全社会及时发布政府规章、办事制度和政务信息,畅通基层和群众对政府工作发表意见和建议的渠道,强化群众对政府的监督。

  2.加强企业信用建设。一是进一步健全企业信用信息披露制度。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诚实守信的经营氛围。二是鼓励、支持企业加强信用管理。建立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完善自身及交易方信用档案,增强防范与控制信用风险的能力。

  三是加强企业诚信教育。提高企业法人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信用素质,推动以诚信经营为核心的企业信用文化建设,增强诚实信用的自觉性。四是激发企业信用需求。引导企业在市场交易中使用信用服务产品,提升企业的社会信用形象和市场竞争力。五是推动企业信用自律。行业协会要切实履行职责,建立有效的信用服务机制,加强信用管理交流,依法记录和曝光致使行业形象受损的企业失信行为。

  3.加强各类社会组织信用建设。一是完善依法、按章程开展活动的自律机制。指导各类社会组织严格按照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二是强化社会责任。建立各类社会组织公共责任机制,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三是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督促各类社会组织及时公布年度工作报告,鼓励各类社会组织主动将重大活动,接受的捐赠、资助、用途使用及财务状况等重要信息向社会披露,接受社会的查询、监督。四是建立健全财务制度。积极推进《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贯彻落实,确保其非营利性。五是规范各类社会组织的行为。

  建立各类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公开制度和信用评估标准,建立诚信档案。六是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信用,促进各类社会组织社会公信力的提高。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