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要目标
到2012年,试点企业鲜活农产品产地直接采购比例达到50%左右,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并建立从产地到零售终端的鲜活农产品冷链系统。
三、试点企业及产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具备的条件
(一)试点企业
1、企业经济效益在当地名列前茅,连续盈利三年以上,无违法经营记录等;
2、企业资产结构合理,资产负债率在70%以下;
3、超市生鲜农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25%左右;
4、具有稳定的农产品供货渠道,包括企业自有生产基地、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等;
5、具有与经营规模相匹配的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及辅助设施等。
(二)产地农民专业合作社
1、具有注册商标和产品包装等自主品牌,获得市级以上农产品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称号;
2、生产基地或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或产品认证,或产品已开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基本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自律性检测检验制度;
3、生产基地实行统一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标准化生产面积占到80%以上;
4、专业合作社与所推荐试点企业已有或即将建立合作关系。
四、“农超对接”试点建设内容
(一)加大鲜活农产品现代流通设施投入
当前重点是加强鲜活农产品冷藏冷冻设施投入,对部分鲜活农产品实行强制性冷链流通,降低鲜活农产品损耗,保障鲜活农产品质量,同时实现降低连锁超市冷藏冷冻设施投入成本。
(二)增强鲜活农产品加工配送能力
重点支持大型连锁商业企业新建鲜活农产品配送中心、在现有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中增加鲜活农产品配送功能、发展第三方农产品物流配送等多种方式,建立与农产品生产规模及零售规模相适应的物流配送体系。
(三)提高鲜活农产品经营信息化水平
连锁经营企业和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强化鲜活农产品信息系统建设,广泛推广数字终端设备、条码技术、电子标签技术、时点销售系统和电子订货系统等,进一步推广品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现代管理技术,提高市场反应能力,建立鲜活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