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新途径、新思路,努力开创校企合作的新局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加强统筹与协调,积极构建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适应杭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入研究加快我市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新举措,进一步提升全市职业技术教育的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满足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加强示范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根据区域经济主体产业发展需要和职业学校办学特色,进一步调整专业设置,加大学校骨干专业建设,优先扶持积极为区域经济服务且特色鲜明的骨干专业,提升职业学校骨干专业的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
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建立适合学生个性特长发展需求、体现行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技能的选修课课程体系,建立试行学分上认可与“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相适应的弹性学制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分层次教学、分类指导、分类考试的教学模式,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良好职业教育环境。
六、扩大市属高校教育资源,提升高校内涵,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加快市属高校办学资源的扩张和整合。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支持杭州师范大学建设一流综合性大学的若干意见》,大力支持杭州师范大学建设一流综合性大学。加快市属高校布局调整,进一步优化办学结构。
加强市属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市属高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重点支持市级重点学科、重中之重学科、重点实验室、重中之重实验室、重点专业、特色专业、重点实训基地、精品课程等八大项目建设。加强对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的管理。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载体、方式创新,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开展思政干部培训和思政课题研究,不断提高思政干部队伍素质。鼓励大学生创业创新。
增强市属高校服务社会功能。引导市属高校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推动学校科研成果产业化。加快服务外包和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培养,做好大学生创业实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