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大金融服务力度,努力破解资金瓶颈
3、加强银企合作。要引导鼓励各商业银行和地方金融机构加大对上级行争取力度,全力扩大信贷投放规模,特别是加大对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力度。要积极组织工商业银企对接及中小企业专项银企对接活动,采取一企一对接、一行一对接等灵活方式,不断探索银企对接新模式,要认真抓好签约项目的落地,切实提高对接效果。〔牵头单位:市经贸委、人民银行徐州市中心支行,责任单位:各商业银行及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4、健全担保体系。鼓励社会和民间投资,建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公司、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并按照公司化、市场化的要求扩大筹资渠道和货币资金比例,支持各类担保机构之间通过分保、联保、再担保等合作方式加强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合作,增强担保能力,放大担保倍率,扩大担保量和担保面。要借助省政府成立信用再担保公司的有利时机,抓紧注册符合条件的新担保机构,争取省注册资本金补贴支持,加快选排推荐一批中小企业贷款项目,争取列入省百亿元中小企业担保贷款项目计划。〔牵头单位:市财政局,责任单位:市经贸委(市中小企业局)、各商业银行及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5、加强融资培训。要针对当前货币政策取向变化,结合企业实际需求,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融资培训活动,特别是加强对新的金融政策、信贷知识及新型金融产品等相关内容的推广,重点加大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宣传和培训力度。〔牵头单位:人民银行徐州市中心支行,责任单位:各商业银行及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三、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有效突破土地制约
6、保障建设用地供给。要高度重视建设用地保障工作,积极争取省集中掌握的建设用地指标、跨市调剂指标和建设用地置换指标。重点针对当前全省加大技术改造项目土地供给的有利时机,认真选排一批有市场、科技含量高、支撑带动性强的重大技改项目,争取列入江苏省百项重大技改项目土地点供计划。〔牵头单位:市国土资源局,责任单位:市经贸委、发改委及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鼓励企业稳员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