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①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按常住人口计算;②栖霞区、江宁区、建邺区加上现已经过设置审批的医院床位和2008年执业登记的医院床位,鼓楼医院仙林分院、同仁医院、明基医院各按1000张床位计算,其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将分别达到4.69、3.36、2.59张。
3、人员数
2007年南京地区医疗机构卫生人员总数5229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0897人,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15705人,每千人口医师数2.12人;注册护士14899人,每千人口护士数2.00人。
三、主要问题
(一)居民主要健康与服务利用问题
1、两周患病以呼吸、循环和消化系统疾病为主
城乡居民两周患病率按疾病系统分类,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等运动系统疾病、内分泌和营养代谢疾病,5类疾病患病例数合计占患病总例数的76.7%,其中排在前3位的三类疾病患病例数合计占患病总例数的64.1%,成为居民两周患病防治的重点。
2、妇女、儿童和老年人成为疾病防治的重点人群
从两周患病率与慢性病患病率分析,女性均高于男性,从年龄组看,0-4岁和55岁以上人群的两周患病率和就诊率均比较高。以上提示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群的健康问题值得关注,其医疗服务需求较高。
3、城乡居民存在健康差距,城区优于农村
两周患病率农村居民明显高于城区,城区居民为100.8‰,而农村居民达到了133.4‰;虽然总的慢性病患病率城区高于农村,但在15-44岁这个年龄段,各年龄组的慢性病患病率均以农村为高,尤其是在25-34岁的中青年,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几乎是城区的两倍。
4、城乡居民慢性病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
(1)循环系统、内分泌营养代谢免疫疾病是城区居民慢性病防治重点
城区慢性病按疾病系统分类,前两位为循环系统和内分泌营养代谢免疫疾病,患病率分别为147.4‰、34.2‰,两者合计为181.6‰,其合计占慢性病总例数的65.9%。从慢性病疾病类别来看,前三位是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合计构成比超过一半。
(2)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是农村居民慢性病防治重点
农村地区慢性病按疾病系统分类,前三位为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患病率分别为58.2‰、30.9‰和21.7‰,三者合计为110.8‰,占慢性病总例数的65.8%。从慢性病疾病类别前10位来看,以上三类系统疾病占了8位,其中位居前三位的依次为高血压、慢性肠胃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合计构成比为36.1%。
5、居民就诊流向欠合理,基层医疗资源利用不够
在门诊就诊机构选择上,城区居民对高级别医疗机构的利用程度较高,在区级及以上医院就诊的比例为73.9%,在市级及以上医院就诊的比例为49.5%;住院机构的选择向高层次集中的现象更为明显,在省、市医院住院的病人占67.6%,在区县医院住院的病人占18.7%。2007年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为78.2%,其中医院86.8%,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2.6%。
农村居民的就医流向明显优于城区,两周门诊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的比例为57.1%,但住院服务利用也存在一定的趋高趋势,只有28.0%的病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31.8%的病人在县、区医院住院,仍有近一半的病人到县区以上的医疗机构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