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市卫生局《南京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09-2015年)》的通知

  (4)院前急救体系
  全市设市急救中心1所,高淳、溧水、浦口、六合各设1所急救站。急救中心与急救站可下设急救分站,并应逐步加强建设,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加的院前急救需求。
  (5)其他
  1)专科防治院(所、站):全市现有7家口腔病防治院(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口腔健康的关注程度会提高,口腔病防治院(所)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口腔专科防治机构需要继续存在,并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2)护理院:随着人口老年化的进程加快,老年护理院的需求将会快速增长。应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加强老年病区建设,为老年慢性病人提供康复、护理服务。同时,根据社会需求,通过引导社会资本等形式在各区县至少设置1所(含已设置的)100张床位以上的护理院,提供老年护理、临终关怀等服务。
  3、医师需求与增长
  按常住人口计算,2007年南京市千人口医师数为2.12。到2010年南京市常住人口医师数按2.0人/千人口的标准配置,同时考虑南京市外来人口20%的就医比例,即按常住人口每千人口的医生数到2010年将达到2.5人,则2010、2015年医师需要总量分别为19375人和21508人,比2007年分别增加3670人和5803人。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部门协作
  为了保证规划的有效实施并对医疗事业发展起到有效指导作用,各级政府要加强对规划执行的领导和协调,发改、财政、民政、计划生育、社会保障、规划建设等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规划实施和监控,将医疗机构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统一起来,严格控制不合理的医疗资源投入,稳固公立医疗机构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功能,建立发展多样化、多形式的办医模式,科学配置医疗资源,保证规划的落实,促进规划目标的实现。
  (二)坚持政府主导,加大财政投入
  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应坚持政府主导,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医疗卫生的经费投入,保证城乡居民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同时,要制定完善医疗投入的政策,提高政府投入效率,最大限度发挥政府财政的公共服务职能。
  (三)强化宏观调控,实施全行业管理
  卫生行政部门要以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为依据,对区域内的医疗资源配置实行宏观调控,对医疗卫生行业内的所有资源实行属地化管理,有计划地协调发展公立医疗机构;以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为依据,按照医疗机构设置标准,有计划地审批社会办医疗机构。对各级医疗机构的资源配置进行统一规划、协调发展。
  (四)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保障居民基本医疗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作为整个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是提高居民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公平性的重要途径。各级政府应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保健服务需要。
  (五)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促进卫生服务合理利用
  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是党和政府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全社会医疗服务公平性的重要措施,是我国未来卫生事业不断推进的重要保障。政府应不断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减轻居民的就医负担。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在定点医疗机构的确定和医疗服务管理等政策制定时,应以居民健康需求为出发点,以管理和服务规范为依据,用相同的标准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所有制的医疗机构进行管理与监督。医疗费用补偿标准和就诊规范要体现优先保障基本医疗,引导居民就医合理分流,促进医疗卫生服务的合理利用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落实。
  七、规划的评价和修订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