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淮安市委关于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

中共淮安市委关于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
(淮发〔2009〕1号)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中共江苏省委的贯彻落实意见,立足淮安实际,加快推进新时期全市农村改革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推进思想认识深化,明确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农村是抓改革、促发展的广阔天地。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民生活水平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跨越,农村经济体制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逐步转轨,农村社会结构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快速转型,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全市农村改革发展实践充分证明,农业农村工作在全市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正进入积蓄力量、加快振兴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党员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定》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淮安特色的农村改革发展之路。
  (二)新时期我市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更高水平小康淮安的要求,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和村镇集体收入两大中心任务,突出加快农村制度创新、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三大战略重点,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农业基础,改善农民生活,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 新时期我市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度要求,到2020年全市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是:村镇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形成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农民人均纯收入2012年突破8000元,力争2016年比全国提前4年实现翻一番,2020年达16000元左右;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城乡公共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统一生产要素市场更加完善;现代农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城乡居民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文化全面繁荣,农村劳动力就业更加充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较大改善,农民群众幸福感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