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淮安市委关于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

  六、推进农村党的建设工程,为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二十二)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尽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农村工作,各级党委必须有负责同志分管农村工作,县(区)、乡镇党委要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农村工作上。加强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设置和力量配备,使其充分发挥综合协调、政策研究、指导服务和督促检查等职能。建立职能明确、权责一致、运转协调的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三农”工作考评体系,把重点放在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耕地保护、“三农”投入、环境治理、和谐稳定等方面。支持人大、政协履行职能,发挥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作用,共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二十三)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扎实推进强基工程,把农村党组织建成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优化村级党组织设置方式,对党员人数、经济总量或纳税达到一定规模的村,经批准可成立党委或党总支;推广在农民经纪人队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流动党员集中点和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青年、妇女、治保、民兵等群团组织建设,配齐配强专兼结合的群团骨干,形成推进农村发展整体合力。大力实施以村企挂钩、干部挂职、大学生挂培、部门挂扶、领导挂点、教授挂联为重点的城乡互帮互助工程,加快重点推进村、经济薄弱村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两年内实现村级活动场所全覆盖。
  (二十四)强化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队伍建设。改革农村基层组织领导班子成员选举办法,2011年全市乡镇党委集中换届时所有候选人实行“公推”,有条件的实行直选。在普遍实行“两推一选”的基础上,力争所有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实行“公推直选”。开展农村基层干部任职资格、专业技能和学历素质培训,选好配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探索村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鼓励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兼职,确保到2010年政治素质强和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村干部、村党组织书记比例分别达70%和80%以上。加大从优秀村干部、选聘到村任职的大学生中考录乡镇公务员、乡镇事业单位人员和选任乡镇领导干部的力度。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中选拔村干部。逐步提高村干部待遇,鼓励支持村干部办理养老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有条件的地方可给予一定补助。完善离任村干部生活困难补助办法。健全支部党课、基层党校集中轮训、农村党员冬训等制度,广泛开展党员“双带”、设岗定责等活动,力争3年内每个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党员掌握1-2项实用技术和技能。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