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北结合沈营线道路改造,完成辽阳段环城公路修建,实现沈阳1小时交通圈,结合沈阳桃苏公路建设可缩短我市至桃仙机场的时间,充分利用沈阳的空港资源。向南结合营口港的建设,做好通海大道、胜利路规划和建设,同时积极营造道路周边景观环境建设,做好衔接,使我市与鞍山、沈阳联系更加便捷、舒适、安全。我市要积极配合完成规划中的哈大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及附属设施的建设,特别是配合好境内的6个出入口、1个服务区及所有跨线桥、引桥的建设。开辟省际快速客运干线及区域旅游线路,在我市建设与之相连的公路设施。
5.货运站场和物流园区
完善货运站场建设。依托现有的铁路、公路等交通资源条件,考虑市域城镇体系的等级与分工,在我市域范围内建立有效的货物运输站场系统。在我市的铁西区和辽阳火车站分别建立2处综合货运中心,通过货运站场建设,加快地区间货物、产业交流,带动沈辽鞍经济带(辽阳段)发展,并提供良好的货物流通服务。
6.产业带内部道路交通
连接我市至沈阳的主要道路有6条。其中,需要扩建的有4条:小小线(我市境内八盘岭-黄腊坨67.5公里)、沈环线(老鸹岭-北道沟桥77.7公里)、辽官线(新生-沈阳界34.5公里)、河黑线(河洪-沈阳界205公里);需要新建的有2条:乡道团新线(团山子-新立8.6公里)、乡道头佟线(佟二堡-头台子24.9公里)。
连接我市至鞍山的主要道路有17条。其中,需要扩建的有7条:连鞍线、辽凤线、吉高线、鞍隆线、鞍下线、鞍蛤线、佟高线,总长度为238.2公里;需要新建的乡道有10条:马胡线(马家-胡家庙6.2公里)、单洋线(单家-洋湖沟4.9公里)、新齐线(新立-齐大山5.6公里)、韩粉线(韩家-粉城墙11.7公里)、吉韩线(吉洞-韩家11.8公里)、邱柳线(邱家-柳叶岭7公里)、古横线(古树-横道子11.8公里)、刁蚂线(刁家-蚂蜂6.2公里)、长黄线(长林子-黄坨子4.8公里)、郎立线(郎二屯-立开6公里),总长度76公里。2020年全部完成上述新建、扩建工程。
(二)区域能源与信息基础设施
1.加速能源设施建设
进一步加大节能力度,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转化效率,统筹规划区域能源开发利用工程,科学有序地引导和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增强区域能源保障能力和区外能源稳定供应能力。重点实施沈煤集团西马矿改扩建,到2020年,区域年原煤产量达到400万吨;继续推进和强化煤矿安全技术改造、产业技术升级及大型煤炭基地地质勘探工作;加快煤炭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进程,鼓励和支持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发展煤炭生产加工、煤电联营、煤化工等项目;延伸煤炭产业链,提高煤炭洁净化程度。
2.区域社会事业建设
区域社会事业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不断增加政府投入,创新服务模式,初步构建覆盖城乡、分布合理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提高社会服务保障能力。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加快农村教育发展,继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到2010年,全市教育水平接近国内发达地区水平,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为农村困难家庭学生提供寄宿生活费补助,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义务教育权利,全市小学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初中入学率保持在98%以上;基本普及高中教育,优化教育资源,实施优质普高扩招工程,解决读高中难的问题,扩大现有高中规模,形成全市优质高中的主要群体;整合教育资源,形成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职业教育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