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太子河、浑河流域生态恢复工程,联合开展全流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两河流域内的乱排乱放、乱砍乱建等违法行为实施联合取缔行动,恢复生态景观。
由于长期、大量开采地下水,使我市首山水源地采补失衡,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已形成省内最大地下降落漏斗区,地下水漏斗区面积最大时达320平方公里,地下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为治理首山地下水漏斗区,修复我市生活与工业用水的水源地,共同实施辽阳市首山地下水漏斗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保护地下水生态系统。
弓长岭区矿山环境治理工程。弓长岭区是我国钢铁冶金原料的重要生产地区之一,由于百年开采和环境治理欠账巨大等原因,造成环境恶化,采场和排岩场占地面积过于庞大,排岩(土)场、露天采场对当地植被和生态景观造成极大破坏,亟须对矿山环境进行综合治理,采取土地复垦等水土保持措施,减轻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
(二)区域环境治理与保护
1.综合整治区域环境
以电力、钢铁、建材等12个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污染防控为执法监督的重点,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特别是集中整治重点行业环境违法行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需整治的重点行业包括:灯塔市的水洗印染、水泥、采选矿行业,辽阳县的钢铁、水泥、采选矿行业及涉及“15小”的其他行业。重点地区有:小屯、罗大台、铧子地区的水泥空气污染,刘二堡、沙岭地区钢铁行业空气污染,侵窝水库周边的采选矿水体污染,道西庄造纸水体污染等。
2.加大区域环境保护力度
(1)彻底关闭全市所有水泥立窑企业。到2009年底,关闭我市所有水泥立窑企业。
(2)坚决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钢铁企业,加大扶持符合产业政策且能够实现达标排放的钢铁企业的力度,优化钢铁产业结构,推动我市钢铁行业的升级,打造我市绿色钢铁产业。
(3)加大造纸业、水洗印染业污染治理力度。按照规模化、集中化原则,建立企业集中区,将现在分散的企业集中于一个区域,集中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解决分散的企业污水直排问题。
(4)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保证辽阳市中心污水处理厂和弓长岭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加快灯塔市、辽阳县、宏伟区3座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实现我市污水达标排放。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坚持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依靠科技、政策和市场机制,调节资源在生产生活中的流程,实施一批资源使用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工程,实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利用高技术做好节水、节能和降耗工作,加快建立循环经济型企业;搞好电炉气、粉煤灰等的开发利用。
六、规划实施与政策保障
(一)建立区域协调机制
1.进一步完善管理协调机构。建立综合或专门的跨区域行政组织来强化区域协调管理。
2.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快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搞好投资环境,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
3.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建设区域性共同市场,形成市场网络,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建设区域统一市场。
(二)制定区域产业发展政策
1.共同促进区域产业的转移。尽快制定鼓励和扶持发展的产业政策与限制和淘汰的产业政策,确保产业的有序转移和承接,实现本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借鉴先进地区的区域和产业政策,制定沈辽鞍营经济带的共同政策。包括区域主导产业发展政策、地区产业均衡发展政策、流域开发与治理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