竣工交付使用的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交验合格率达到100%;其它工程验收合格率达到或超过省平均水平。
(三)服务质量目标
制订一批现代服务业的标准体系,服务业用户满意度指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服务业增加值的增幅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四)环境质量目标
空气质量良好天数在85%以上、饮用水水质达标率达100%,区域噪声达到功能区标准。
三、主要措施
1.强化企业主体意识。引导企业按照质量兴市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行业自律要求,大力开展质量兴企活动,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2.加大名牌保护和培育力度。进一步加大对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省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地理标志产品等的培育和保护力度。指导企业大力开展品牌经营和运作,充分发挥名牌产品的效益和影响力。
3.完善质量服务和信用制度体系。大力开展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推行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方法,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企业质量信用自律机制,全面提升工业、农业、服务业质量管理水平。
4.大力推进技术标准战略。开展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帮助企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订,组织具备条件的大中型企业申报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帮助企业抢占技术制高点,增强国际竞争力。
5.加强质量管理创新。引导企业积极开展质量赶超和质量攻关活动,积极推广《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等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争创国家级、省级、市级质量管理奖。
6.保障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全面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促进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指标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建立食品药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
7.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围绕高效农业技术、品牌特色资源和农产品安全质量,制订符合农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提高标准化生产覆盖率。
8.加大工程质量监管力度。认真贯彻执行《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
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不良记录管理办法》,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9.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组织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通过抓标准源头、发挥计量节能降耗作用,优先发展技术型、节约型、环保型产业。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与管理。全面推进市区水资源、大气、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综合整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