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素质。从管理创新入手,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增强竞争力。围绕实现资本社会化,改变投资主体比较单一的格局,建立多元开放的产权结构,逐步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引导中小企业规范财务管理,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
5.坚持发展中小企业与承接产业转移相结合。坚持因地制宜,避免低水平重复引进,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层次起点高、与现有产业接续性强和有利于产业多元、产业延伸和产业升级的项目,培育和发展新的增长点。
狠抓承接转移项目落地建设。对已经建成投产的项目,随时跟踪项目运行情况,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正常发展;对已落地项目,积极协调各方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力争早日建成投运,发挥效益;对已达成合作意向和尚在前期接洽之中的项目,进一步加强对接和沟通,力争早日落地建设。2009年力争落实承接产业转移项目410个,引进资金1900亿元。
(七)加大金融支持工业发展力度。2009年对工业项目贷款计划达到600亿元,增长20%以上,其中小企业贷款增长速度力争不低于50%。
1.围绕重点工业项目、重点企业、优势企业加大信贷投入。各商业银行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区产业升级、产业多元化的需要,大力支持农牧业产业化、节能减排、产业转移、物流设施等项目。要适当控制电力行业授信,择优支持煤炭行业授信,适度支持化工行业,合理支持冶金、有色、建材等原材料行业,以信贷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信贷资产结构优化。适当控制对一般加工业的贷款,限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
2.积极组织我区优势企业进行直接融资。加强国内外投资银行与我区优势企业的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开展兼并重组,引进基金投资公司投资我区重点工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促进上市公司行业整合和产业升级,推动我区优势企业运用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进行融资。
3.加快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政策体系。集中扶持一批重点中小企业,采取“政府三级联动、三方紧密合作、五项支持并举、构建中小企业融资六条通道”。即实施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政府联动机制,建立政府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商业银行三方紧密型合作机制,统筹协调现有支持中小企业的各种专项资金,通过信用担保、贷款贴息、风险补偿、资金补助、表彰奖励五种支持方式,构建银行贷款、中小企业集合债、集合信托、企业上市、私募融资、创业投资六条通道,努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八)加强工业运行监测和煤电油运综合协调。要高度关注工业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加强调度,加强走势分析和预测,加强煤电油运综合协调,及时协调解决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