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2008年50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的通报

  (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全省新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5700多家,带动农户537万户,占农户总户数的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新增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342家、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210家。乡、村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合格率达85%。在通州市、灌南县和宿豫区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实施减轻洪泽湖区农民负担综合改革。
  (4)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圩区治理、山丘区水源工程和小型泵站改造工程。整体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实施面积4000万亩。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投资2.46亿元,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60个。进一步提高丘陵山区开发水平,合理开发利用沿海滩涂资源,加快黄河故道农业资源开发,建设180万亩设施配套的高标准农田,省级专项支持匡围沿海滩涂5万亩,新增省级统筹滩涂围垦补充耕地指标1万亩。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4%。 (省农林厅、水利厅、农业资源开发局、农机局)
  (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更新改造农村小型泵站2757座,圩口闸1130座,山丘区新扩建塘坝、大口井1732座和265座,新增蓄水能力3822万立方米。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5230万亩。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投资14.11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218万亩,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88个。省财政安排丘陵山区开发资金1.6亿元、滩涂围垦开发专项资金7250万元、黄河故道农业资源开发资金7000万元,围垦滩涂11.1万亩,落实省级统筹补充耕地指标1万亩。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4%。
  23.加快实施农村新一轮五件实事。
  (1)道路通达工程。新改建农村公路8000公里、大中桥梁1200座,建造小农桥5500座。 (省交通厅、财政厅)
  (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新改建农村公路8500公里、桥梁2409座,建造小农桥5500座。
  (2)教育培训工程。培训农村劳动力240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前培训30万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00万人,农民创业培训10万人。建设中职实训基地30个左右、示范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5所。 (省农林厅、劳动保障厅、教育厅、财政厅、扶贫办)
  (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培训农村劳动力268.9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前培训 39.67万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28万人,农民创业培训10.9万人。建设30所中职实训基地和示范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组织15所中等职业学校申报国家级实训基地。
  (3)农民健康工程。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继续对经济困难的45个县(市、区)给予专项补助,支持经济薄弱地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培训农村卫生人员12800名。 (省卫生厅、财政厅)
  (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4401万人,参合率保持在95%以上。省级补助资金1.53亿元全额拨付到46个县(市、区),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展率达100%,培训农村卫生人员19755名。
  (4)环境整治工程。完成县乡河道疏浚土方2亿立方米,村庄河塘1.5亿立方米。新建“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8万处、规模畜禽场沼气治理工程800处、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20处。新增无害化卫生户厕83万座。编制三类村庄规划1600个、村庄布局规划20000个,对200个村庄进行环境综合整治。 (省水利厅、农林厅、卫生厅、建设厅、环保厅、财政厅)
  (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疏浚县乡河道土方2.5亿立方米,村庄河塘2.1亿立方米。新建“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8.86万处、规模畜禽场沼气治理工程820处、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30处、无害化卫生户厕90.8万座。完成1600个三类村庄规划、20000个村庄布局规划编制工作,对201个村庄进行环境综合整治试点。
  (5)文化建设工程。继续对经济薄弱地区开展“送科普书籍、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平均每个乡镇送1万元图书,每个乡镇送4场戏,每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新建116个乡镇文化站,建成“农家书屋”3000个,出版“三农”图书和电子音像产品各100种,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85万户。 (省文化厅、新闻出版局、广电局、财政厅)
  (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向经济薄弱地区乡村送图书53万册,送戏3016场,送电影13.9万多场。新建116个乡镇文化站,建成“农家书屋”5500个,出版“三农”图书132种、电子音像产品141种,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143.5万户。
  24.继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5万人,其中苏南新增吸纳苏北劳动力10万人,苏北对口挂钩交流4.5万人。鼓励支持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 (省劳动保障厅、农林厅、扶贫办、教育厅、财政厅)
  (基本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6.9万人,占年度计划的82%。其中苏南新增吸纳苏北劳动力10.97万人,苏北对口挂钩交流5.3万人,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2.6万人次,均超额完成计划任务。
  25.推动脱贫攻坚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深入实施“千村万户帮扶”工程,对人均2500元以下的农村贫困户全面建档立卡,实行动态监测。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农业产业化项目,带动贫困农户增收脱贫。积极推进村企挂钩工程,加快经济薄弱村脱贫致富步伐。 (省扶贫办、农林厅、经贸委、财政厅、科技厅、乡镇企业局、民政厅、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组建11支省委驻县扶贫工作队,投入各类帮扶资金11亿多元,发放扶贫小额贷款8亿元。人均收入2500元以下的农村贫困户基本达到户有卡、村有册、县乡有数据库的要求。省级财政投入1.5亿元,支持375个经济薄弱村实施扶贫“整体推进”项目建设。组织1201家企业和1011个经济薄弱村挂钩,实施帮扶项目285个,落实帮扶资金5261万元。100万贫困人口基本脱贫。
  26.提高城市发展水平。修编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完善相关区域性规划。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实现70%的省辖市建成数字化城管平台、40%的县和县级市完成建设方案。 (省建设厅、发展改革委)
  (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修编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江苏省沿江风光带规划》、《江苏省沿海城镇带规划》等区域性规划已经完成。启动规划期到2030年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70%的省辖市建成数字化城管平台,40%的县和县级市完成建设方案。
  27.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区域共同发展。认真贯彻国家关于推进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编制并实施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充分发挥苏北后发优势,努力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并进,继续推进“四项转移”和南北共建开发区,培育区域支柱产业,加快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加大新一轮沿海开发力度。集中力量帮助宿迁实现更大突破,推进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重点支持连云港实现更大发展,加快淮安苏北腹地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发挥盐城在沿海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省发展改革委、经贸委、外经贸厅、财政厅、交通厅、水利厅、科技厅)
  (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完成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初稿)。制定《关于进一步支持苏北发展的政策意见》,省有关部门支持苏北发展的各类项目超过200个,省级投向苏北的专项资金约500亿元。举办第四届苏北地区投资贸易洽谈会,签约项目472个,总金额432亿元。南北共建园区总数达15个,其中宿迁6个。出台《关于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意见》,制定连云港发展规划。完善淮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开工建设淮安机场项目。组织编制灌河综合开发规划,加快推进盐城沿海开发。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