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今年以来,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贯穿我市东西走向的两条主要高速公路广深高速和莞深高速的路面大修已经完工并恢复正常通车,莞深高速三期石碣段等一批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加速以及镇际村际联网公路升级改造的稳步推进,我市公路网络日益完善,车辆通行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全市基本形成“一小时生活圈”,这些都大大提升了我市公路交通运行能力。2006年以来,我市加大了优先发展公交的工作力度,市内客运服务基础设施得到较好的配套和完善,各镇街客运站场功能定位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交通运管部门充分利用道路运输IC卡、GPS全球定位系统、公交治安监控视频等先进科技手段,规范客运车辆运营,为确保我市2009年春运安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交通运力充足。(1)铁路客运方面:东莞东火车站2009年春运期间,节前日办理到发旅客列车62对,其中临客32对(始发终到临客19对)。图定客车30对(始发终到客车4对)。节后日办理到发客车75对,其中临客45对(始发终到临客30对),图定客车30对(始发终到客车5对)。(2)道路客运方面:春运期间,我市将投入营运客车7334辆(252309个座位),其中:省际班车492辆(21443个座位),市际班车1184辆(53137个座位),市内公交(含城巴、跨镇公汽、镇内公汽)5202辆(157544个座位),客运包车456辆(20185个座位)。同时,组织现有进出我市的外籍跨市班车1082辆和跨省班车863辆参与春运。另外,还将鼓励符合条件的境内外客运车辆参与我市春运工作。(3)水路客运方面:计划投入高速客轮3艘(917个客位),开通虎门至香港国际机场航线,每日进出12航次。
4.工作措施得力。春运工作作为我市开年头件大事,安全、快捷、舒适地运送外来务工人员离莞返乡是我们开展春运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多年来我市的春运工作在“谋划细密、服务周全、措施得力、安全高效”的指导原则下得到有效开展。历年来,我市春运旅客发送量位居全省前列,春运压力巨大。经过多年工作,我市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制定了可操作性强的工作制度,形成了完整、有效的应急体系,全市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力量都能在第一时间内迅速调动起来,确保春运工作有序开展。
(四)不利因素
1.近年来,春运期间天气多变,罕见恶劣天气、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一旦发生雨雪冰灾、重大地质灾害、重大交通事故等突发情况,造成道路中断,将容易造成大量旅客滞留,给运力组织、后勤保障等带来一定困难。如出现长时间雨雪天气,将对客运车辆,特别是跨省长途客运车辆的行车安全造成一定压力。
2.铁路运力不足,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尽管今年东莞东火车站运力有所增加,但铁路客流随之增长,“一票难求”的局面仍将持续。
3.经营成本的上升给经营者带来一定困难,部分跨省市线路运力调配面临一定困难。
4.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任务仍然艰巨。
综上所述,我市2009年春运工作利弊条件并存,任务仍将十分艰巨。春运工作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镇街、有关管理部门、各交通运输单位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周密安排,精心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三、组织机构
为加强春运工作的领导,确保春运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市政府成立以邓志广副市长为组长的市春运工作领导小组。市春运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全市春运期间旅客运输的组织领导,制定总体工作方案,检查有关部门春运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协调春运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市春运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的主要任务是当好领导的助手和参谋,上传下达,加强对春运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及时检查督促各项具体措施的落实,密切注视和掌握运输市场的情况变化,及时为领导提供决策的参考意见和建议,并做好春运统计及春运简报的编写工作。
市春运办下设综合组、铁路运输组、道路运输组、水路运输组、维稳及医疗防疫组、宣传组等六个工作小组及常平春运指挥部、万江春运指挥部;成员从市经贸局、交通局、公安局、劳动局、卫生局、安监局、公路局、新莞人服务管理局及东莞海事局、东莞航道局、东莞日报社、东莞广播电视台等单位抽调,办公经费由市财政专项安排。各工作小组要遵循“统一、效能”的原则,围绕春运各项工作任务,在市春运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责任分工和工作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