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强化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监管
在全面完成县级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坚持卫生监督重心下移、触角前移,促进基层医疗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全面开展,继续抓好卫生监督员培训,加强卫生监督队伍规范化建设。认真履行食品卫生餐饮环节监管职责,大力开展食品专项整治工作,继续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建立食品卫生监管长效机制。继续做好健康相关产品抽检工作,落实食品污染物、食源性疾病、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加强消毒产品、涉水产品等健康相关产品卫生监管,探索建立健康相关产品生产企业不良记录管理机制。围绕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加大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力度,在全省推行“四个一”工程(给企业送一部法律,到企业进行一次《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为企业建一套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系统,与企业签一份责任书),进一步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行为。继续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活动,强化医疗广告监管,完善医疗服务日常监督制度,开展大型医疗机构巡查,重点加强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
八、推动卫生科技进步,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整合卫生科技资源,实施山东临床医学中心建设工程,提高重大疾病防治水平,加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围绕我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优势领域和重大疾病防治研究,集中优势资源,实施强优联合、集成创新和联合攻关,积极拓展国际合作领域,实现医学科技重点攻关和创新发展。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推广适宜卫生技术,提高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加强卫生科技高层次人才培养,实施齐鲁医学家建设工程,培养具有国内领先水平、能够跻身两院院士的后备人才。开展专科医师培训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临床医生和全科医师。实施乡村医生在岗培训,加大社区卫生技术骨干培训力度,今年完成70%的培训任务。适时召开全省卫生人才和学科建设会议,对进一步推进卫生科技进步和人才队伍建设作出部署。
九、做好第十一届全运会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实现“三个确保”、“三个满意”的目标
按照全运会组委会的统一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搞好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尽早谋划,尽快行动,以疾病监控、食品安全保障、医疗救治、卫生应急和医疗卫生单位内部安全运行为重点,制定各项工作方案,调整充实工作人员,加强培训与演练,举全省卫生系统之力,确保十一运会期间全省不发生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确保食品、药品与饮用水安全,确保各项医疗服务优质到位,让所有参会人员满意、让国内外来宾满意、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为全运会的顺利举行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