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昆明市举报违法排放水污染物行为奖励暂行办法的通知[失效]

  (五)举报人举报排污单位和个人未在规定时限内将水污染物接入排污管网,水污染物直接排放的,视情节轻重,从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中给予举报人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奖励。
  第十条 以下情况不属于奖励范围:
  (一)举报人未明确指出企业的具体违法行为,仅反映水污染物外排现象的;
  (二)因自然灾害、紧急停电等不可抗力的事由造成污染防治设施不能正常运转造成污水超标排放,但排污单位和个人已按要求采取补救措施;
  (三)举报前违法行为已被环保部门立案的;
  (四)本市环保部门工作人员举报的。
  第十一条 同一违法行为有多人举报的,奖励最先举报人。联合举报的,由举报人共同分享奖励金额。
  举报案件被查处后,该违法排污单位和个人再次出现本办法第四条所列违法行为的,可继续举报并获取奖励。
  被举报单位和个人有多项违法行为的,对举报人不累计奖励,以其中最高的奖励标准予以奖励。
  第十二条 对于符合本办法奖励条件的举报,经查证属实,并依法给予处罚的,环保部门应当自处罚决定书送达被举报排污户之日起15日内公示处罚结果,同时以保密的方式通知举报人领取奖金。举报人应当自接到领奖通知之日起30日内,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到指定地点领取奖金,无正当理由逾期未领取的,视为自动放弃。
  第十三条 罚款收入按预算管理级次缴入同级财政金库。举报奖励经费分级纳入财政预算安排,市级的由市环保局向市财政局提出申请,据实结算;三个开发(度假)区、呈贡新区、空港经济区的,由三个开发(度假)区、呈贡新区、空港经济区环保部门向同级财政部门提出申请,据实结算;县(市)区的由县(市)区环保部门向同级财政部门提出申请,据实结算。
  环保部门应加强对举报奖励经费的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并将奖金的发放情况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财政部门应对奖励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章 保密管理

  第十四条 环保有奖举报中心及其工作人员对举报人负有保密责任,未经举报人同意,不得向外界泄漏举报人个人信息。具体规定如下:
  (一)在举报受理、查处、奖金发放、资料存档等过程中,工作人员均不得泄漏举报人的有关信息,不得在公共场合议论有关事宜;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