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技术装备水平是衡量造纸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国一大批造纸企业的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引进了大量的国际先进的技术、生产设备和管理理念,促进了我国造纸工业的快速增长和技术进步。
(3)产品质量逐步接近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企业在引进新设备的同时,也引进了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使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得到迅速提高。
3、林纸一体化和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迅速
通过宣传和贯彻落实《
关于加快造纸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全国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十五”及2010年专项规划》,已基本形成了林纸一体化发展的共识,一大批林纸一体化工程项目正在逐步实施,造纸林基地得到了快速发展。2007年我国约使用废纸4017万吨,占我国造纸原料的59%,其中2250万吨废纸是从国外进口。我国废纸的进口量占据全球废纸贸易量的50%左右,居世界第一;同时国产废纸回收利用率也逐渐提高。
三、湖南省造纸产业结构调整的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
造纸产业发展政策》(国家发改委2007年10月31日)、《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改委令第40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造纸企业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湘政办明电[2007]208号)等文件精神,按照构建和谐湖南的要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结构为主线,以现有基础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采取淘汰落后、停产治理、改造提升、强化监管等措施,对全省造纸产业发展统筹规划,科学发展增量、调整整合存量、上大压小、扶优汰劣,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壮大产业规模并举,确保我省实现“十一五”期间污染减排工作目标,着力打造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造纸产业,实现造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淘汰落后与技术进步相结合
按照国家和省产业政策,淘汰年产5万吨以下的化学制浆装置和年生产能力1万吨以下(不含1万吨)的废纸造纸企业。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必须采用当前国内外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和装备,切实杜绝高能耗、低水平落后设备重复建设。
2、扶优扶强与优化产业结构相结合
立足湖南原材料优势和水资源优势,统筹协调,整合资源,合理布局,选择生产工艺符合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要求、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予以重点支持;扶植具有市场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基础较好,并已初具规模的造纸工业园区建设,引导企业集聚发展,促进湖南省造纸产业向规模化和集聚化发展。
3、清洁生产与生态环保相结合
制浆造纸企业必须严格实施清洁生产,使用清洁的原料、燃料,采用清洁的生产工艺,生产清洁的产品;同时,必须配套碱回收、废水处理、烟气脱硫除尘及其它相应的环保设施,做到稳定达标排放,使污染的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相结合,突出节能减排,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确保湖南省造纸产业健康发展。
4、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制浆造纸企业必须抓好原料基地建设,逐步实现林纸一体化和苇纸一体化,并在适宜地区建设竹浆纸一体化;把废纸回收和利用作为造纸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充分使用废纸作为造纸原料;同时,充分利用制浆造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全面实施造纸工业的循环经济战略,既保护好生态资源又促进造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湖南省造纸产业结构调整的
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主要目标
1、产业规模
到2010年,湖南省造纸工业形成原生浆有效产能290万吨,原生浆产量达到250万吨,其中苇浆40万吨,木浆190万吨,竹浆20万吨;形成造纸有效产能700万吨,纸及纸板产量达到6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力争进入全国造纸工业前六强;同时,实现全省“十一五”期间淘汰落后造纸产能65万吨。到2015年,湖南省造纸工业形成原生浆有效产能330万吨,造纸有效产能850万吨,确保全国造纸工业前六强地位。
2、区域结构
发挥湖南的造纸原料资源优势和市场区位优势,在岳阳、益阳、常德环洞庭湖地区建立速生丰产林基地,发展苇浆、木浆,主要生产高档文化用纸、高档生活用纸、涂布白纸板、白卡纸等,到2010年和2015年,该地区原生浆产量分别占全省原生浆总产量的64%和60%,纸及纸板产量分别占全省纸及纸板总产量的49%和48%;在怀化、邵阳、永州、郴州等湘南、湘西地区建立松木、桤木、桉木等木材原料基地,发展商品木浆,生产包装用纸及纸板和特种工业用纸和纸板等,到2010年和2015年, 该地区原生浆产量分别占全省总产量的36%和40%,纸及纸板产量分别占全省总产量的24%和27%;在长沙、衡阳、湘潭、株洲、娄底、湘西自治州等市重点发展用废纸和商品浆生产包装用纸及纸板和烟花、鞭炮用纸,到2010年和2015年, 该地区纸及纸板产量分别占全省总产量的27%和25%。2010年和2015年湖南省造纸工业有效产能分布见附表一。
3、原料结构
2007年湖南省造纸原料结构中苇浆、木浆、废纸浆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7%、33%、50%。随着林纸一体化工作的实施和废纸回收利用的加强,造纸纤维原料结构将发生变化,木浆和废纸浆比重将提高。到2010年,造纸原料结构中苇浆、木浆、废纸浆所占的比重调整到6%、38%、56%,2015年调整到5%、44%、51%。2010年和2015年湖南省造纸工业原料结构见表1。
表1 2010年和2015年湖南省造纸工业原料结构
原料种类
| 芦苇
| 木材
| 竹子
| 废纸
| 商品浆
|
2010年
| 每年供应量
| 100万吨
| 760万
立方米
| 80万吨
| 450万吨
| 30万吨
|
可供制浆量
(万吨)
| 40
| 190
| 20
| 360
| 30
|
2015年
| 每年供应量
| 100万吨
| 1000万
立方米
| 160万吨
| 500万吨
| 50万吨
|
可供制浆量
(万吨)
| 40
| 250
| 40
| 400
|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