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落实创业场地。在符合城乡规划、县(乡镇、村)容、安全、环保、卫生、消防等要求的前提下,引导和鼓励返乡创业农民工通过租赁、承包等合法方式利用商业、临时商业用房、闲置房屋、闲置土地、闲置厂房、镇村边角地、农村撤并的中小学校舍、荒山、荒滩等场地进行创业。返乡创业农民工租用(承包)的场地不能提供房屋产权证明的,凭经营场所所在地村委会、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相应证明可作为创业场所,办理工商登记时,工商部门予以认可。供电、供水、交通、通信等部门应给予积极支持。
(三)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农民工返乡创办鼓励类产业企业,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返乡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农业生产者和农村专业合作社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对返乡创业农民工从事个体经营的,适当提高营业税的起征点(具体比例由上级税务机关制定),个体营业额未达到规定的营业税起征点的,免征营业税。对不征营业税、增值税且经调查核实无应纳税所得的,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四)享受规费优惠。返乡农民工从事个体经营进行工商登记的,减半收取个体工商户登记费,投资人或股东均为符合条件的外出农民工兴办企业的,减收20%的工商登记费;自工商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对凡涉及《重庆市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的收费项目,除证照工本费外,上缴市上的按最低限额收取,由县里收取的一律按最低限额标准一半收取。
(五)享受贷款贴息。把现行就业与再就业中贴息政策扩大到返乡创业和进城自主创业的农民。返乡创业和进城自主创业的农民创办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纳入就业专项资金小额担保贷款支持范围,并参照市再就业办等部门《关于印发〈关于在部分区县用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支持农民工创业就业的试行办法〉的通知》(渝就业办〔2008〕1号)有关规定,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一是返乡农民工个人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返乡农民工从事个体经营的(国家明文限制的行业如建筑业、广告业、房屋中介、典当、桑拿、按摩、网吧、氧吧、美容、美发、水吧、酒吧、洗脚,从事金融保险业、邮电通讯业、娱乐业、销售不动产业、转让土使用权等除外),纳入就业专项资金小额担保贷款支持范围,返乡农民工个人贷款原则上在2-5万元之内,享受小额担保贷款的财政给予100%贴息优惠政策,具体贴息办法按市上标准在县级就业再就业资金中贴息80%,剩余20%由县财政承担。贷款期限为一年,以贷款上账日开始计算,借款人一年满应按时还本付息,还清后凭还款清单和利息单到劳动就业部门按规定贴息。一年满确需继续贷款的,应在贷款期满前30天,向县劳动就业部门提出续贷申请,第二年满还本付息后也可到劳动就业部门申请贴息,共享受两年贴息。二是返乡创业重点企业贷款贴息。贴息所指贷款包括国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地方银行等金融部门的贷款。县上每年规划安排一批返乡创业重点企业,对获得商业贷款并按期支付银行利息,招用农村富余劳动力或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达到一定规模或比例,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重点企业,可申请返乡创业重点企业贷款贴息。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