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黄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冈市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5年)》的通知

  4、生态优势明显。我市北部山区气候垂直分布明显,有利于种薯生产和加工原料连续供应。平原地区光热充足,可种植秋季和冬季马铃薯,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导向,科技支撑,龙头企业带动”的发展道路,充分发挥我市自然生态和技术优势,科学规划优势发展区,重点发展种薯、商品薯和加工原料薯生产,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使马铃薯产业成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在稳步发展山区马铃薯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平原地区的冬作马铃薯生产,充分利用冬闲田资源,提高复种指数,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良种良法配套。积极筛选引进马铃薯优良新品种,示范推广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高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
  --效益优先。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促进种薯、商品薯和深加工产业快速发展,提高产业效益。
  --政策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制定支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财政引导扶持政策,培育马铃薯的营销市场,推动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10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其中冬种马铃薯30万亩,秋种马铃薯5万亩,比2008年增加22.19万亩,增长173.22%;平均亩产1730公斤,单产提高15%;总产60.55万吨,增产41.3万吨,增长214%;马铃薯产业增加纯收入5亿元。
  到2015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70万亩,比2010年增长100%;平均亩产2000公斤,增长15.6%;总产达到140万吨,增长131.2%;脱毒种薯推广面积达到30万亩;加工转化比例达到30%;马铃薯产业增加纯收入10亿元。
  三、区域布局
  (一)大别山东部高山优势产业区
  区域特点:这一区域包括蕲春、武穴、黄梅、英山等四县(市)的东部山区部分乡镇,海拔200-1400米地区。该地区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群众有种植习惯,交通便利,市场空间大,有利发展商品薯。高海拔地区风速大,气候冷凉,除马铃薯外,其他茄科作物少,马铃薯病毒传播媒介少,可进行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繁殖,供该区域大面积应用。
  发展目标:到2015年,该四县(市)在优势区的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其中英山县6万亩、蕲春县18万亩、武穴市6万亩、黄梅县10万亩,并在蕲春县的向桥、黄梅县的柳林等乡(镇)搞好1万亩的脱毒马铃薯的种薯繁殖基地,保证该区40万亩马铃薯种植50%以上的种薯自给。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