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意见
(黔府发〔2009〕2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推进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在我省的实施,促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更加深入开展,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与重要意义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环境立省、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开放带动和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总体方针,全面落实《科学素质纲要》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建设创新型贵州,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提供强大的智力和科技支撑。
(二)重要意义。《科学素质纲要》的颁布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科学分析和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
《科普法》)和《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举措。深入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对于提高我省全民科学素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贵州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省自2006年实施《科学素质纲要》以来,建立了完备的组织体系,制定了全面的工作方案,开展了系列的科学普及活动,工作总体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的工作成效。但是,面对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艰巨而紧迫任务的需要,工作中仍存在着重视不够、措施乏力、成效不显等问题。各地各部门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加强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深入持久地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务求抓出成效。
二、工作目标与工作重点
(一)工作目标。到2010年,建立完备的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机制。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四类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有明显提高;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等基础性工程明显加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全省公民科学素质达到西部地区同期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