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要任务
㈠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促进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重点宣传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㈡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未成年人的科学兴趣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农牧民和城镇劳动人口的科学素质有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逐步缩小,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
㈢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能力、科普设施等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基础建设得到加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进一步加强科普组织网络和专兼职科普工作者队伍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市和旗县区科技馆、社区和乡村科普活动场所、城乡科普宣传栏等科普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市科普专家资源库开发建设力度和科普资源共享力度;加大公众科普传媒传播能力建设力度;强化保障条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基础工程建设,为全面实施《纲要》提供必需的条件保障。
㈣加强科普队伍建设,积极提供人力保障。一是要充分发挥好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人才作用。将现有各行业专业技术人才作为落实《纲要》的基本队伍,建设科普专家数据库,建立联系组织各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平台。二是要充分发挥各类行业协会、学会组织作用,加强协会、学会、研究会等组织建设,建立联系各类行业协会、学会组织的平台。基层行业协会、学会特别是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具有较强区域示范作用、辐射性强,应作为落实《纲要》的基本力量,承担全民科学素质提高的任务,将相关科技知识分门别类有秩序地向社会传播普及。三是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企业作用,把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组织起来,作为在不同行业点上的《纲要》实施队伍。四是要充分发挥科普志愿者队伍作用,培养科普专业化人才,发掘科普兼职人才,强化科普志愿者队伍和科普宣传员队伍建设。五是要发挥专职科普队伍作用,建立发展旗县级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鼓励和支持组建科普乌兰牧骑,加强科普大篷车建设管理,以发挥其在实施《纲要》中的优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