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产业,在抓好中部肉牛及乳肉兼用型牛、东部延边黄牛及长白山黑牛、西部草原红牛及乳肉兼用型牛等三个生产基地的基础上,规划建设3大产业园区。一是围绕皓月集团等龙头企业,建设长春百万头优质肉牛产业园区;二是围绕天福集团等龙头企业,建设草原红牛及乳肉兼用型牛为主的白城肉牛产业园区;三是围绕福公司等龙头企业,建设延黄牛为主的延边肉牛产业园区。
奶牛产业,重点规划建设4个产业园区。一是围绕广泽乳业,建设年加工鲜奶45万吨的长春乳品产业园区;二是围绕娃哈哈、美丽健、隆迪乳业,建设年加工鲜奶35万吨的吉林、延边乳品产业园区;三是围绕新源牧业,建设年加工鲜奶20万吨的松原乳品产业园区;四是围绕龙丹、飞鹤乳业,建设年加工鲜奶35万吨的白城乳品产业园区。
家禽产业,以中部粮区为发展重点,规划建设3大产业园区,一是围绕德惠德大、鸿大、农安曙光、德莱鹅业和舒兰福润、龙潭九江潮等龙头企业,建设以肉鸡、肉鹅为主的出栏加工3亿只以上的长春产业园区;二是围绕辉南卓越、梅河正方、柳河康华等龙头企业,建设以肉鸡、鹅鸭为主的出栏加工2亿只以上的通化产业园区;三是围绕四平成达、昌源、辽源金翼、东丰鹏翔、东辽大志等龙头企业,建设以肉鸡、蛋鸡为主的生产加工1.5亿只以上的四平、辽源产业园区。
三、建设良种繁育体系
采取企业为主体、政府扶持、市场化运作等方式,重点建设生猪、肉牛奶牛、家禽良种繁育体系。支持科研院校和相关企业,加强良种引进、新品种培育、地方品种保护开发和科研推广。从2009年起,省里每年扶持2个原种猪场、10个生猪扩繁场和160个综合人工授精站建设;支持蛋鸡、肉鸭、肉兔祖代场建设;实施百万头优质肉牛冻精补贴工程,每年推广40万剂;加强配种站点建设,完善冷链体系;把发展乳肉兼用型牛作为当前乳业发展的战略突破点,以弗莱维赫为主推品种,每年在4个乳业园区推广优质高产奶牛冻精20万剂,推进乳品肉品双跃升。各市、县也要从自身规划发展的实际出发,安排专项资金,抓好生猪、肉牛奶牛、家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打牢发展基础。加快省级种畜性能测定站建设,强化种畜质量监测,提高畜群质量。
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实行标准化规模饲养,是现代牧业的发展方向。围绕规划的产业园区,坚持政府扶持、多元投入、多方建设的原则,从2009年开始省政府每年安排1亿元的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连续投入四年,重点支持牧业大户、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新建的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支持现有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扩建改造。扶持资金重点用于粪污处理、畜舍标准化改造及水电路、防疫等配套设施建设。市(州)、县(市、区)政府也要安排专项资金,鼓励龙头企业和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通过省、市、县共同努力,力争到2012年,全省规模化养殖比重由目前58%提高到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