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上海市2009年-2011年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决定

  (三)着力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有效缓解噪声污染问题
  进一步加快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设施建设,优化处理处置结构,实现市区生活垃圾集装化密闭运输,垃圾渗滤液基本做到达标处理排放。同时,完善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系统。到2009年底,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基本达到85%;到2011年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危险废物得到全面安全处置。针对当前突出的噪声污染问题,全面推进高速公路、高架道路等交通干道噪声敏感点整治,进一步理顺噪声污染防治机制,有效缓解噪声污染问题。
  (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完善工业区环境管理体系
  聚焦郊区工业“三废”污染问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和淘汰环保劣势企业,按照规划完成吴泾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启动杭州湾北岸化工石化集中区域产业、城镇规划调整和金山卫地区化工集中区域环境整治,推进宝山大场、奉贤塘外、金山第二工业区等区域的污染企业或生产线结构调整。按照工业区环境规范化管理要求,进一步加大郊区工业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推进污水纳管、集中供热、绿化隔离带建设等。到2011年,所有国家公告的工业区形成比较完善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其他工业集中区域污水全部实现纳管集中处理。
  (五)以点带面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和“先试点,后推广”的思路,大力推进各个领域的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选择一批工业园区、企业、社区等开展不同层面的循环经济试点,推进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重点发展旧沥青、脱硫废渣、电子废物、废旧物资等资源回收利用产业,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到2011年底,本市循环经济在重点领域形成特色,并发挥一定示范作用,清洁生产从试点逐步转向推广。
  (六)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逐步缩小城乡环境差异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采取种养结合、畜禽粪尿还田、化肥农药减量等措施进一步削减农村面源污染。整合各方面资源,以行政村为单位,以村沟宅河整治、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四旁林”建设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农村和城郊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逐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七)发挥绿色世博示范效应,加快生态型城市建设
  按照“低碳世博”的理念,建设环境友好型世博园区。在世博园区展示节能减排最佳实践,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技术,推行“零排放”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和绿色参观,发挥“绿色世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以建设现代化生态岛为目标,以崇明生态岛建设指标体系为引导,推进崇明岛生态保护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崇明县创建成为国家生态县。按照“完善布局、增强功能,注重民生、提升服务”的要求,进一步推进绿地林地建设。到2011年底,全市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3.1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8.2%。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