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合肥市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3)家电产业

  主攻方向:以冰箱、洗衣机为主的信息家电集成制造技术。

  创新目标:用3-5年时间,把合肥建成全国最大的家电研发和生产基地城市之一,到2012年,家用电器产业生产规模超千亿,其中核心配套件本地配套率达到50%以上。

  依托载体:以经开区、高新区、新站区为项目载体,以美的-荣事达、海尔、长虹-美菱、格力、三洋-荣事达、欧力、尊贵等骨干企业为实施主体,以合肥通用所、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为研发平台。

  主要措施:依托美菱、荣事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在冰洗产品嫁接电子信息技术的研发上实现突破,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家电核心制造技术,保持家电主导产品的技术领先优势,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和集成生产能力,逐步建立“大家电、大流通、大市场”的产业发展新模式。积极引进国内外配套企业,加快家电压缩机制造技术等关键生产技术的引进消化再创新。

  3.创新产业发展机制。实施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产业链规划、功能区选资、重大核心项目优先、关键配套项目跟进的高新产业导入模式。完善产业发展促进政策,采取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以政府投入帮助企业收购优质资源的方式,重点扶持发展一批大项目、大企业。围绕主导产业,引进技术含量高、投资规模大、带动辐射力强的主机项目;围绕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延伸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链条,引进关键集成部件项目;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加快发展与先进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二)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

  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显著增加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数量,迅速扩大重点骨干企业规模,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加大创新型企业培育力度。实施创新源泉整合行动孵化初创型企业,实施创新优势提升行动培育成长型企业,实施创新产业聚集行动加速成熟型企业成为产业集聚核心。完善创新型企业扶持政策,实行科技型企业创业零收费,根据企业不同特点和阶段给予经费资助。完善科技创新型企业评价体系,探索建立促进资金进入科技创新领域的政策引导机制,探索技术创新要素参与高新技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模式,促进更多社会资金转化为企业资本,推动科技创新型企业大量涌现。到2012年,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1000家,培育市级以上创新型企业200家。

  2.提升骨干企业创新能力。在汽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领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骨干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组建具有国际水平的实体性产学研战略联盟,新建一批市级以上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支持中电集团38所、合工大联合江汽集团申报国家汽车电子工程研究中心。支持科大讯飞、中科大、合肥微软技术中心申报国家语音及语言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支持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申报国家级研究中心,积极引进国内外大集团、大公司在肥建设区域性研发机构。到2012年,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00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中80%建立企业技术中心。

  3.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深入推进品牌战略,在汽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等支柱产业和电子信息、软件服务、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产业领域,形成一批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较强市场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和科研所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2012年,专利授权数达到220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420件,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0个、中国驰名商标16个。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