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医学教育、继续教育和各种岗位培训制度,逐步建立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强化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防治结合、中西医结合等方面的人才培养,不断完善人才队伍结构,全面提高卫生人才素质,建设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符合不同层次需要的卫生人才队伍。
大力促进医学科技创新,加强应用医学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和基础研究,大力推广医学科技成果和适宜技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建设,重视培养中青年科研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加强人才引进。
进一步提高汕头大学医学院在全国高校中的影响力。加强汕头市卫生学校(汕头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的建设,争取办学条件达到“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要求,并进一步强化学校在继续医学教育、基层医技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
(八)推进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的重要作用
以“名院、名科、名医”建设为龙头,带动全市中医服务体系建设和中医服务水平提高,形成涵盖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养生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到2010年,汕头市中医医院建成综合服务能力较强的现代化中医院;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建设一批省级以上重点专科(专病);全市区(县)级中医院中医服务普遍加强,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设立中医科。
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做好中医药继承和创新工作。制订扶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建立和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加快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中医医院和区(县)级中医医院建设,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中药在重大疾病防治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农村和社区中医药工作,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扩大中医药服务领域;切实做好中医药理论、文献、古典医籍及名老中医经验等的继承研究工作。保护、扶持和发展民族传统医药。
(九)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提高健康教育专业队伍素质,创新健康教育形式与健康促进手段,推进城乡居民健康教育。积极开展控制吸烟活动,巩固“无烟草广告城市”成果。针对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有计划地实施社区干预,创建健康社区。到2010年,城市居民、农村居民、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85%、80%和90%,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75%、70%和80%;工矿企业管理者和各种作业人群的安全与健康培训率达100%。
进一步健全基层爱卫工作网络,大力开展除害防病,积极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城乡总体卫生水平。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组织开展健康城市和健康城镇试点活动。力争“十一五”期间,中心城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重新得到国家确认,澄海、潮阳、潮南三个新城区通过国家卫生城市考核;农村居民饮用清洁水人口达100%,自来水普及率达90%以上,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0%以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95%以上;市中心城区实现灭蟑达标;澄海城区实现灭蚊达标;潮阳、潮南城区实现灭蚊、灭蝇达标。
(十)加强卫生文化建设,促进卫生行业健康发展
大力加强卫生文化建设,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积极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弘扬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满腔热情,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行业风尚。以推进医疗机构药品挂网限价竞价采购、规范医疗服务和收费、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全面推进医德医风建设。正确引导宣传舆论导向,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卫生工作者的良好风气,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