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总体目标
围绕建立健全城乡现代流通体系,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合作互利”的原则,用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网络,加快建立适应城乡发展要求的现代流通体系,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城乡商品双向流通,城乡生产、生活服务不断改善。力争到2010年,培育2个通过绿色市场认证的农副产品市场,市、县级城区农资和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功能全面完善,乡镇连锁经营超市、村级(行政村)便民放心“农家店”80%覆盖,80%的农资商品连锁配送,40%的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50%的农副产品通过城乡一体商贸网络进入市场销售,80%的再生资源得到回收利用。全市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00亿元,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00亿元。基本形成以城区中心店(农资、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为龙头、乡镇店(包括农资、日用消费品销售以及农副产品和再生资源收购)为骨干、村级店(包括农资、日用消费品销售以及农副产品和再生资源回收)为基础,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为主要经营服务方式,以专业市场(农副产品和废旧物资交易市场等)、配送中心、连锁超市(农资和日用消费品超市)等新型业态为支撑的三级城乡一体商贸流通网络,逐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形成有利于便利消费、安全消费、资源节约型消费和环境保护型消费的流通环境。
(三)基本原则
1坚持规划先行原则。加快完善各地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引领农村商贸发展。结合各地实际,区分类型,分类指导和规划功能各异的商贸流通体系和层次。尤其是要明确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各类专业市场的功能定位,突出龙头市场的辐射带动作用。
2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结合原则。加强政府对城乡一体商贸网络体系建设的宏观指导、组织、协调和服务,发挥公共财政和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自愿原则,鼓励多种流通主体、多种流通方式和多种流通业态的多元化发展,充分发挥企业在构建城乡一体商贸网络体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3坚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原则。结合本地实际,把企业长效发展与农民受益结合起来,把商贸网络体系建设与文明生态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把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建设、农资流通网络建设和农副产品流通网络建设结合起来,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整合资源,统分结合,不断拓展功能,尽量实现“一网多用”,避免重复建设。
4坚持先试点,后推广原则。各级政府要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先行试点,在规划设计、组织发展、网点建设等方面对试点地区加强引导和扶持,并加以总结和推广,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其他地区城乡一体商贸流通网络体系建设的更快发展。
三、城乡一体商贸网络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