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杏园村搬迁。德州经济开发区通过市场化投资18000万元,完成杏园村搬迁。
(4)萧何庄改造。德城区通过市场化投资7000万元,完成村庄改造二期工程。
(5)坡芦村改造。德城区通过市场化投资9000万元,完成村庄改造一期工程。
(6)辛庄村改造。德城区通过市场化投资8000万元实施,完成西区改造,启动东区拆迁。
(7)三里庄改造。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通过市场化投资5000万元,完成二期工程。
(8)南陈庄改造。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通过市场化投资5000万元,完成二期工程。
(9)小庄改造。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通过市场化投资5000万元,完成二期工程。
(10)昌盛街旧住宅区改造。市建委通过市场化实施,2009年完成投资5000万元。
(11)胜利街旧住宅区改造。德城区通过市场化实施,2009年完成投资13000万元。
(12)米市街旧住宅区改造。德城区通过市场化实施,2009年完成投资3000万元。
(13)德兴北大道环卫处旧住宅区改造。市城管执法局通过市场化投资7800万元实施。
(14)解放北大道环卫处旧住宅区改造。市城管执法局通过市场化投资7200万元实施。
另外,市财政和市城市资产经营总公司负责筹集7000万元,用于偿还历年城建工程欠款。
三、强化措施,圆满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一)以“求精、求强、求特色”为城市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原则,高标准搞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把2009年作为城市建设“精品年”,聘请名院名家,规划设计名品,重点区域、重要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反复论证,优中选优。在施工队伍、监理队伍、建设材料等选择上,严格把关。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精益求精,确保质量,建设精品城市。突出城市特色,做足做活水、绿的文章,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精心培育太阳文化,增强城市文化品位。加大太阳能推广应用力度,重点道路、景区等市政工程新建和改造使用太阳能照明,在市区部分路口安装太阳能光电信号灯,打造良好的太阳能景观。全方位、多层次加强城市管理,巩固、完善建设成果。
(二)强化工作责任,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城建计划、执行、考核体系和运转机制。对城建工程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计划,统筹安排。要严格落实城建计划确定的任务,认真完成拆迁、建设、整治等各项任务。市级重点规划建设一些对城市形象和功能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其它工程由各区组织实施。拆迁工作实行属地负责制,即三区负责各自区域范围内的征地、拆迁、稳定工作。市级工程的征地、拆迁资金,由市财政和市城市资产经营总公司负责筹集,通过项目建设单位拨付三区;三区、老城改造投融资管理中心、运河开发建设投融资管理中心实施的工程,由各自实施主体负责拆迁资金。所有管线改造按照规划要求,由产权单位负责实施。完善市区城市建设考核办法,加强考核,严格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