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完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发展乡镇连锁超市。加快建设一批农资超市和便利店;
11.做好家电下乡补贴工作。(以上两项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12.采取更加有效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责任单位:市国土房产局)
13.加快推进消费结构升级,稳定发展住房、汽车、通讯消费,加快培育文化、旅游、健身等新的消费热点。(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14.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建立市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深入开展“服务企业年”活动,密切跟踪分析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运行态势,帮助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责任单位:市经委)
15.加强企业周边社会治安管理。(责任单位:市公安局)
16.加强企业水、电、路、气基础设施建设。(责任单位:市建委、武汉供电公司)
17.加大落实国家增值税转型、出口退税、减免房地产交易税力度,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责任单位:市国税、地税局)
18.实施扶持本地企业和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建立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责任单位:市财政局)
19.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振兴规划,研究出台具体措施,支持钢铁、汽车、石化企业稳定发展。(责任单位:市发改委)
20.鼓励优势企业联合重组,做大做强钢铁、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责任单位:市国资委)
21.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帮助企业做好煤炭、油、燃气、电力、自来水等各类生产要素的供应。(责任单位:市经委)
22.抓住国家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机遇,引导商业银行努力扩大信贷规模;
23.发挥融资平台的作用,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增强企业和银行信心,帮助企业扩大融资渠道,创新融资产品。(以上两项责任单位:市金融办)
24.加大存量建设用地的挖潜力度,保障重点项目土地供给。(责任单位:市国土房产局)
(二)调整结构,促进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研究出台支持工业加快发展的措施意见。(责任单位:市经委)
2.认真做好千亿产业规划编制和组织实施。(责任单位:市经委、发改委)
3.重点抓好新开工和续建过亿元的工业项目100个,投资完成280亿元以上;
4.力争工业投资增幅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两个百分点;
5.推动武钢三硅钢和三冷轧、神龙二厂、南车集团武汉生产基地等项目尽快投产;
6.加快推进东风本田扩产、东风自主品牌乘用车、武石化扩能改造等项目建设;
7.开工建设武船阳逻基地、武烟异地搬迁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以上五项责任单位:市经委)
8.大力推进80万吨乙烯及其配套工程建设。(责任单位:武汉化工区管委会)
9.研究制定鼓励重点产业链优化整合政策,重点建设15条产业链;
10.促进钢铁、汽车、石化、电子信息、船舶、桥梁钢结构、装备制造和能源环保等产业上规模上档次;
11.支持企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以上三项责任单位:市经委)
12.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促进产业升级。(责任单位:市信息产业局)
13.完善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14.积极争取国家级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以上两项责任单位:市发改委)
15.大力发展总部经济。(责任单位:市经协办)
16.加快会展中心、商务中心、高档酒店及其他配套设施建设,提升现代商务服务功能。(责任单位:市发改委)
17.推进武汉金融港建设,加快建设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和金融外包服务中心,积极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来汉设立区域总部;
18.争取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培育发展私募股权基金,建立金融租赁公司。(以上两项责任单位:市金融办)
19.推动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发展成为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责任单位:市国资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