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强危险源的控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开展专项整治,减少和消除事故隐患。一是加强对危险性较大工程的控制,进一步规范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审查、论证、审批和验收,提高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力度。二是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特别是要加强对高处坠落、起重机械安装使用和施工坍塌"三大顽疾"的专项整治。三是加强对薄弱区域安全生产的治理,各类开发园区、旧城改造、城乡结合部、招商引资以及私营民营企业工程项目是事故高发区,各单位各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事故高发势头。
(三)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检查执法力度。一是市、区两级建管各部门,要针对杭州地铁事故的发生,认真展开在建工程项目安全大检查,并要狠抓整改落实;同时抓好从本月至年底开展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大检查和打击建筑行业非法违法施工行为的大检查。对违法施工、违反强制性标准,导致重大质量安全隐患的单位严格依法处罚,并执行建筑市场不良行为记录和公布制度。二是继续加强深基坑工程的专项管理,严格专家论证制度,确保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安全。三是抓紧制定全措施费支付和使用检查内容、程序和方法,开展安全措施费支付和使用情况检查。四是市区管理部门要围绕隐患排查治理这一核心,组织督查检查组,盯紧重点企业和重点部位,开展不间断的督查检查,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章行为和事故隐患。
(四)强化地铁工程建设项目监管
1、建立地铁项目开工前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审查制度。最近,建委已经制定了这项制度的规范文件,即将下发全市所有工程建设项目执行。因此,地铁工程建设项目开工前,须由建设单位提交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保证具体措施文件,经由市建委质监、安全、市场管理部门审查,必要时组织中介咨询机构和专家组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方能履行开工手续。审查内容包括: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安全作业环境分析、管理目标、安全生产监理方案、安全和文明施工措施费的准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也包括对地铁、特大桥梁、隧道等特大工程涉及的不良地质地段防坍塌、特殊地质地段防突水突泥沙工作,地质监测、预报等安全技术防范措施的审查。目的就是要求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把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组织保障措施谋划到位。
2、制定地铁包括隧道等特殊项目的专项监管组织方案,增强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质监和安全管理部门要对地铁、特大桥梁、隧道等重大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管,结合工程建设的特殊性和技术控制要点,组织监管专家组,编制专项监管组织方案,明确监管人员配备、检查时点、内容、部位和标准,建委将集合建委科技委、第三方监测机构和设计审查机构的专家,把这些重、特大项目的监管工作组织好,把监管抓实、抓牢。
3、加强地铁工程项目使用专业和劳务分包队伍的监管。这次杭州地铁事故暴露出的劳务用工管理不规范,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不落实的情况在全国都很普遍,我市也不例外。按照建设部的规定,"分包工程承包人必须是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承包企业或者劳务分包企业"。因此,请地铁集团配合建委市场管理站抓紧对地铁项目总分包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对不具备资质的专业承包企业或者劳务分包企业坚决清出工地现场。同时,安全站对参建的各总分包企业的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情况要进行清理,没有培训的立即组织培训,持证上岗,不培训的依法严加处罚直至清出工地。另外,各总包单位要按照工程的进度安排提前制定发分包计划报市场和安全管理部门,市场站、安全站主动上门服务,也请地铁集团予以配合。
(五)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要强化安全生产预案体系的完善和修订,各部门和单位要对已有的预案进一步检查,该调整的要抓紧调整,该补充的要抓紧补充。各级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要搞好预案的学习和掌握。各救援抢险队伍要搞好人员组织和设备维修养护,做好随时投入抢险的准备工作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