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增产30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的实施意见


  实施重点是公益林管护、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低质林改造、封山育林和林木良种培育基地建设等工程,封育公益林90万亩,新建农田防护林6万亩,低质林改造4.5万亩,封山育林15万亩。

  2009年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和报批工作;

  2010-2013年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耕地保护,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

  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实施严厉的耕地保护政策和土地复垦政策,严禁违法违规占用基本农田和擅自调整或随意变更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位置和用途,完善非农占地的占补平衡、利益补偿和审批制度,确保基本农田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二)加快土地流转,积极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

  在稳定当前农村土地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土地制度创新,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鼓励发展租赁、转包、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对种粮大户、种粮能手在资金、技术、物资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扶持农机作业公司、农机服务队、农机大户等农机合作组织发展壮大。

  (三)规范和稳定生产资料价格市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进一步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加强对生产资料市场管理,确保农民用上安全、放心、价格合理的产品,改进化肥补贴办法,把补给流通和生产环节的资金改为直接补给农民,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四)创新项目管理体制,建立高效长效的运行机制

  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谋划项目建设,组织项目管理,在项目实施和管理上进行体制和机制上的创新。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负责对项目的前期、资金筹集、组织实施和建后管理维护等项工作。根据项目性质,属于准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实行“管养分离”;属于纯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全部纳入地方财政负担范畴;属于企业经营性质的,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运营管理机制,做到有收益、有效益,保证运行维护所需的费用,实现良性运行。

  (五)积极探索筹措资金渠道,加大对项目的资金投入

  充分调动各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探索多元化投资长效机制,主要通过国家争一块、省里投一块、地方筹一块的方式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国债资金、财政支农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现在用于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资金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投资,确保增产3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的资金投入。

  (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发挥科技集成的增粮作用

  创新科技普及方式方法,推广科技入户工程,提高重点技术到田率。在增强农民种粮增产能力的基础上,增强增收能力,以增产促增收,以增收拉动增产。要大力实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每年每个县(市)、区都要按照省、市的部署,培植粮食高产创建典型,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创出新路子。

  (七)加强农户粮食仓储管护设施建设,确保增产后的粮食安全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