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全面提高产业素质
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推进建立支柱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中心、产业集群技术服务平台、骨干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三位一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认真落实促进自主创新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扶持发展一批创新型企业。积极实施各类科技计划和技术改造项目,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组织原有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积极推荐、争取一批重点项目纳入工信部“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重点项目”、省经贸委“千百亿”技术改造工程,突出抓好三环光通信连接器插心配套筒、松发硅锆硬质日用瓷等技术改造项目。市财政在产业扶持资金中安排400-500万元,扶持4-5家陶瓷企业进行生产工艺自动化的技术改造。大力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组织企业参加广东省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的招投标。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在全市择优挑选50家高增长、有自主品牌、市场竞争力强、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帮助其做大做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由市科技局、经贸局、财政局、外经贸局、国资委等单位按职能组织实施)
三、构筑产业转移平台,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加快潮州港经济区、潮州经济开发区产业转移工业园、深圳南山(潮州)产业转移园区的建设和整合步伐,设立深圳(潮州)产业转移园,形成“一园三区”格局。争取至2012年完成深圳(潮州)产业转移园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好省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制订出台产业转移园区引进项目的产业目录和投资指南以及扶持措施,鼓励扶持企业有序转移进园,尽快形成产业集群。完善和培育陶瓷、婚纱晚礼服、食品、电子机电、不锈钢制品、塑料工艺鞋、印刷包装、水族器材等特色产业基地。落实省专项扶持资金及地方配套资金,推进省市共建先进陶瓷制造业基地建设。[由市经贸局、财政局、外经贸局、市经济开发区、潮州港经济开发区、潮州海关、饶平海关,以及各县区政府(管委会)组织实施]
四、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提高“潮货”市场占有率
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建立和完善市场营销网络,积极参加国家、省组织的各类经贸活动,从2009年开始,与省经贸委或相关行业协会每年联合在国内举办一次大型展销暨经贸洽谈活动,扩大“潮货”影响力。研究探索开拓国内市场的办法和途径,推广市场开拓的成功经验,促进企业完善营销网络。引导企业准确把握国内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抢占国内市场。鼓励和支持企业到国内商品辐射能力强的地区设立联络处、窗口、供销点和直销店等,打通营销网络节点。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鼓励发展物流、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提升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发展水平。组织实施全市商业网点规划建设,大力发展茶叶、陶瓷等特色产品市场和旅游品市场。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拓宽农村商品流通渠道。(由市经贸局牵头,会同市发展改革局、财政局、外经贸局、农业局、国资委等单位组织实施)
五、加快出口贸易转型升级,促进外贸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