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条 城市饮食服务业的经营者,必须安装使用油烟、异味净化设施,通过专用烟道排放,防治油烟对附近居民居住环境造成污染。
专用烟道的高度和位置,不得影响周围居民生活环境。
烧烤炉具应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或无烟煤并配备简易消烟设备,其他餐饮炉具应使用电、天然气、液化气等清洁能源,严禁原煤散烧。
第二十一条 在人口集中地区和其他依法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禁止新建、扩建、改建向大气排放粉尘、恶臭、异味气体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建设项目;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和其他依法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禁止露天焚烧秸秆、落叶、枯草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
第二十二条 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周边应设置符合要求的围挡。
(二)施工过程中堆放的渣土、废料、垃圾等易产生扬尘的物质,应当采取防尘措施并及时清运,竣工后应及时清理和平整场地。
(三)建筑物内的建筑垃圾不得从高空直接抛洒。
(四)车辆出入应采取清洗措施,防止泥土带出现场。
(五)建筑物拆除过程中应当采取喷水降尘措施。
(六)建筑施工熔化沥青使用固定熔化装置时,应当采用密闭方式。
(七)施工现场出入口路面应当硬化。
第二十三条 在市区堆放渣土、煤炭、煤渣、煤矸石、砂石等易产生扬尘的物质,应当采取喷淋、围挡、遮盖、密闭等有效防止扬尘的措施。
第四章 大气污染应急管理
第二十四条 本市实行大气污染预警制度,分为黄色、红色两个预警等级。
黄色预警由市环保部门负责向公众发布;环境空气质量出现五级重度污染并预计持续48小时以上时,由市人民政府发布红色预警。
第二十五条 排放或者可能泄漏有毒有害气体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气体或者气溶胶,可能造成大气污染事故的单位,必须制订应急预案,并向环保、安全生产监督等部门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