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
(渝府发〔2009〕11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2008年,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部署,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来之不易的好成绩,为全市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2009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农业农村发展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果断采取措施,确保农业稳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扎实做好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对全市发展大局具有重要意义。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把市委三届四次全委会明确的任务落到实处。2009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农村经济总量增长12%;农业增加值增长5.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乡镇企业增加值增长18%;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解决200万城乡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土地规模经营集中度达到19%;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20%以上;乡镇和行政村公路通畅率分别达到87%、40%;森林覆盖率达到35%;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30万人;稳定农村人口低生育水平。
一、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一)稳定和加强粮食生产。投入市级以上资金16亿元,补贴粮油生产。落实产粮大县奖励政策,确保4亿元奖励资金中50%以上用于良种良法推广、基础设施建设等粮食生产领域。完善种粮直补切块15%的资金使用办法,重点扶持种粮大户和基地建设。落实国家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编制并启动实施10个粮食产能县建设规划。建设42个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启动南川10万亩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基地,建设梁平、垫江30万亩优质粮油生产基地。打造渝遂、渝万、渝湘沿高速稻―油轮作区,加快长江中上游地区油菜重点县建设,新改建油茶种植面积8万亩。落实防止耕地撂荒的政策措施,将大春耕地撂荒率控制在1%以下。
(二)切实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整合投入资金6亿元左右,抓好“菜篮子”工程。启动实施重庆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完善良繁体系,发展草食牲畜和特色养殖。出栏生猪2000万头、牛45万头、山羊150万只、兔2500万只、禽1.7亿只。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推进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力争通过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认证。发展地方特色蔬菜、反季节蔬菜,扩大无公害、绿色蔬菜面积,新改建蔬菜基地35万亩,产量达到1100万吨。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总产量达到23万吨。